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北大录取通知书“内外”有别?对外国人:“您”,对同胞:“你”,大家怎么看?

北大录取通知书“内外”有别?对外国人:“您”,对同胞:“你”,大家怎么看?
/uploads/question/20220309/aw0sjfelhss.jpg
2023-08-19

五四运动时的北大是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先锋,唤醒了国人的斗志与热血!
现在的北大是崇洋媚外的典型人物,同样的唤起了国人对他异乎寻常的关注!

你以为北大对留学生的态度,仅仅只是称呼问题吗?

那你真是太年轻、太天真了!

1、就是新闻上这个菲律宾学生,汉语不达标还获得7年全额奖学金近50万

他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其中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综合医疗保险费。AI财经社计算发现,该留学生七年读下来至少可以领取47万人民币的奖学金! 因为汉语不达标,还需要去山大学习一年语言。

不能被北大录取的外国人都能学一口流利的汉语了,北大什么时候能收起你的奴性?

2、中国学生住的旧宿舍如猪窝,外国留学生公寓如五星级酒店

在北大东门的北大中关新园,新公寓呈环形连接。进入公寓,每层有一间公共厨房,内有电磁炉、微波炉、橱柜等。该宿舍内住两人,宿舍有空调、电视、衣柜和冰箱。床是宾馆大床,有软床垫。整个公寓内还设游泳馆、保龄球馆、KTV、健身房等。

而中国同学却仍住破旧的宿舍,睡木板床,没空调。推开一间宿舍,凌乱地摆着两张木板床,一台电风扇在床头转,宿舍内无空调、电视等。在31号女生公寓楼,楼道阴暗潮湿,几十件衣服晾在楼道。一间宿舍内有4张上下铺。由于没有衣柜等收纳空间,床下塞满衣服。

北大对留学生的这种超国民待遇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2023-08-19

【事件梗概】
有网友在贴吧和论坛贴出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存在称谓上的“您”和“你”。北大发出的通知书中,对国内学生称“你”,而对外籍学生称“您”。

【事件分析】
先说一段笔者小时候发生的事儿,当时在姥姥家过暑假,姥姥是一个很好的人,特别喜欢小孩子。每次亲戚送的东西,她都留一部分,因为老人家吃不了那么东西,就等我们这些外孙、外孙女啥时候去,就分给我们吃。因为我在姥姥家呆得久,就和村里的小朋友玩的很好,经常领小朋友到姥姥家玩。姥姥把好吃的分给我和小朋友吃,每次都给小朋友分得多,小朋友都说姥姥是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自己人,小朋友是外人,为何姥姥总是给别的小朋友那么多呢?而且把最好的零食给小朋友。后来无意中听到姥姥说到过一句话:让自己人吃填坑,让别人吃留名!小的时候不知道是啥意思,长大之后才明白是啥意思。
其实姥姥是比较好客,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外人。其实我们国家好些少数民族都比较好客,招待客人总是用最好的食物,有些食物平时都不舍得吃。同样,姥姥也是这样的心理。别的小朋友,来到家里做客,当然给最好的了。像我们几个,这些零食也是随时可以吃。

姥姥说的话,用到北大身上也合适。对外国人用您,对自己人用你。对自己人比较亲切,就用你,对外人用您,以示尊重。
而且中西方文化有差别。在我国长幼尊卑比较注重,西方国家却比较淡薄。而且外语中的你和您就是一个单词,没有单独罗列开。外国彼此之间经常问好,“您”算是一个高频词汇,只有关系特别近或者关系敌对才不用“您”这个称谓。因此,对外国友人用“您”是一种国际礼貌用语。

【思考】
我们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我们可以批评自己的孩子:真混,一点都不听话,一点不让人省心。但是外人说:你家孩子真顽皮,一点教养都没有。想必我们家长的脸立刻都会气得红起来。甚至要辩驳:我家孩子吃你家大米怎么,你干嘛这么说。
同样北大对自己用你,对外人用“您”符合我们的用语习惯,比如对外人的儿子,我们称之为“令郎”,对自家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犬子”是一样的道理。谁能说“犬子”没有“令郎”优秀呢?所以北京大学通知书中的“你”和“您”称谓,完全没有问题,可以理解成一个是谦称,一个是敬称。

最近,有网友发现北京大学在录取国内学生和国外学生时,录取通知书上和称号存在差别,对国内学生称“你”,而对外籍学生却称“您”,一时间,“内外有别”的称呼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舆论四起。

小徐老师查找了近几年各大高校面向全国高考生,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发现几乎所有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上都不用“您”,而用“你”——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XX专业学习……,只有青岛理工大学曾经在录取通知书上用过“您”字,还有一些高校在录取成人教育学生时选择用“您”字。

如果追溯录取通知书的历史,古代状元及第时的送的“金花贴子”上,用的称呼是“老爷”,意味着一种阶层的划分,但是民国时期,我们发起了象征“民主,平等”的移风易俗的大变革时,革除“老爷”“大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与“君”,录取通知也改为发榜公示。

恢复高考后,我国各大院校在录取学生时,又实行发放个人录取通知书,但从那时开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选择用“你”。

之所以在给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上用“你”的称呼,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我们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也有长幼尊卑的观念,相对高考的学生,发证的院校老师毕竟是长辈,以我国的传统文化而言,长辈对晚辈用“您”不大合适。

二、近几年,随着独生子女的到来,各种西方育儿理念随之涌入,长幼尊卑的观念被淡化,同时宣扬老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地位来相处,因此,老师对学生用“您”也被普通接受。但是,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用“你”已是多年来的惯例,所以就一直没有改。


那么,为什么在录取国外留学生时,却选择用“您”呢?

一、按西方文化风俗来看,用“您”更合适。

西方文化传统中,长幼尊卑的观念是很淡薄的,即使是长辈与晚辈说话时也是以平等,尊重的语气,因此,在西方日常社交中,“您”出现的几率是最高的,只有关系特别近或者关系相互敌对的人之间才不用“您”这种敬语。

由此可见,我们在录取外国留学生时用“您”是入乡随俗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国际礼貌用语。

二、在国际交流中,用“您”更能彰显礼仪之邦的大国风范。

一般外国留学生是由当地政府遴选举荐,通过我国的入学考试后被录取的,这中间有国内外政府之间的交流,用“您”这种外交用语,无可厚非。

综上所述,录取国内学生用“你”,录取国外学生却用“您”,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倨傲”和“恭敬”的意思,某些人对此称呼的变化表现出的高度敏感,恰恰表现出自身的不自信,如果有一天我们对自己和我们的高校足够自信,我们一定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纠结了。

2023-08-19

我们先看看外国人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款式的,比如以下这位来自菲律宾的国际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的:

接下去我们再来看一下和我同宗族的一位学霸收到的北大录取通知书是这样的:

前者里面的内容包含“我们高兴地通知您”,而内地大一新生则是直接来个“冷冰冰”的“我校决定录取你”,并没有出现“高兴”二字。而对前者(国际生)的称呼用到的是“您”,对后者的称呼直接是“你”。我们知道,“您”是对长辈或者对平辈当中比较尊贵之人的尊称,而“你”则是对普通人或者对后辈直截了当的称呼。

那么,同样是大一新生,北大为何对国际生用“您”,而对国内大一新生用“你”,我觉得解读的“版本”应该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版本:北大对自己人用“你”更亲切。

在和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位朋友的话比较独特,他说北大的这种做法其实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北大录取内地的学生,相当于录取的是“自己人”,而我们对自己人当中的平辈一般是很少用“您”的,用“你”的频率一般来说会更高一些。而国际生对我们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存在,相当于“外人”。当我们第一次面对外人的时候,我们对对方的称呼一般以“您”来表示的。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对“自己人”没必要讲究繁文缛节,而对“外人”、“客人”,则该有的客套话还是要稍微讲究的,对待客人应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不仅仅是北大,国内大部分高校招收国际生的时候,在录取通知书上几乎都是用“您”这个字。

第二种版本:国际生的地位更崇高。

这种版本的呼声比较高,很多人看到“您”和“你”之间的区别之后,内心瞬间就不平衡了:凭什么“洋大人”的通知书可以用“您”,而同胞的录取通知书却只是用“你”,这不是给国际生搞特殊化吗?凭什么国际生可以“高人一等”?更何况国内大学生考入北大的难度要比国际生高上好多个档次,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录取难度,国内大一新生都可以碾压国际生。但为何在录取通知书这个节骨眼上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呢?北大是国内最高学府,在国内数千所高校中,北大位于高校“金字塔”的顶端,国内谁家的孩子如果能考入北大,绝对是光宗耀祖之事,所以很多人认为以北大的档次,完全没有必要对国际生用“您”这个字,这也是诸多网友不爽的一大原因。

朋友们,您更赞同哪个版本呢?欢迎留言探讨。

2023-08-19

同人不同命,厚此而薄彼。

内外有别者,奴颜媚骨也。

2023-08-19

北大清华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名气不容置辩。不管怎样,出错也不要紧,只要改错,也不失大家风范。

01,“大家”,先说说“大家”这个意思是谁?

“大家”就是接受教育的最广大的老百姓。中国是14亿人,“大家”应该是受到教育的至少11亿以上吧。

“您”和“你”的区别在大家的心中,最关键的,最盛行的就是,“您”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尊称,你是上辈对下辈,上级对下级,平级,平辈之间的称呼。

一旦平辈之间一个用“您”,另一个就会瞪大眼睛感到受用不起,因为是礼仪之邦,所以对这个非常重视。

北大依然是北大,北大一定会传承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



02,“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欢迎争论,欢迎指责。

想起当年蔡元培校长的治学之道。大家顿顿觉一份温馨,一份无限可能。北大是多少青年朝圣的地方啊。

选择书籍的时候,一看是北大教授出版的,那心里边充满了无限敬意。北大的光辉,的确太灿烂啦,在人们的心中,被高高举起,对他要求得更高,关于它的话题总是热度满满。



用“您”称呼外国学生,而用“你”称呼国内学生,的确让“大家”不可理解,严重伤害了“大家”的感情。

03,北大清华既然是大家的北大,不管是做演讲,还是写标语,还是印通知书,都应该用大家的常识来审视。

因为一个常识是通过大家来代代相传的。不能伤害大家的感情。不能伤害你在大家心中的形象。因为你是大家心灵朝圣的地方,是大家精神思想无限向往的殿堂啊。

既然错了,为什么不能立马登报宣布认错改错呢?我们质疑的是,连认错的勇气就没有,这就不好啦。



既然错了,认错改错,这才是大家的风范呀。

04,我发现在中国,上级对下级有错,也不敢认错。长辈对晚辈有错,也不轻易认错。真的,我们国人都需要反思。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对过错不能容忍。或者说我们的社会环境没有包容错误的天空,或者是包容错误的自由度很小,因此创新创意的天空也很小。

反正作为老师,我在学生面前有了错误,想方设法绕过去,承认错误的勇气也很小,不知道作为老师的读者朋友,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呢?

我相信北大还是北大,它会解决好这些事件的。



我是教育处处春。希望您参与讨论留言。

2023-08-19

北大录取通知书“内外”有别?对外国人:“您”,对同胞:“你”,大家怎么看?

小时候,在我的老家,常常会听到“您”这个称呼。但是这个“您”不会轻易用,一般是对长辈、前辈、长者,或者是像教师、医生等这样受尊重的人而言,还有一种就是对领导,也会尊称“您”。

没有谁会对幼者、晚辈使用“您”这个称呼。

不过,随着我到外地求学、工作、出差等越来越多,我发现各个地方各有各的不同,有的地方很少会使用这个“您”字,即使是对长者、长辈、前辈,也几乎都是用的“你”字,在他们的方言里,好像没有这个“您”字,或许这也是一种习惯。

而对于现在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也似乎很少使用“您”这个尊称,很多时候要么是“你”,要么直呼其名。

没有想到,北京大学竟然因为这个“您”“你”之称,而引来舆论一片哗然。

为什么会如此?难道这只是一个语言语法问题吗?此前北大、清华就因为读错字、标语写错字,而引发舆论热议。

实际上,在现实当中,由于汉语存在的偏僻,以及难学之原因,读错、写错字是在所难免的,也不一定引发多少热议,顶多也就是调侃、嘲笑一下,但像北大、清华如此备受关注,显然,人们关注的不只是一个错字问题,而是错字问题的背后。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北大、清华之类的高校应该是心知肚明的,那就是人们对当下大学精神的担忧。

北大精神是什么?其指的是百余年来北大人立学、办学、求学、治学的价值追求。最早为蔡元培提倡的构成了北大生命线的“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精神。

可以说,自由、平等、包容、开放,应是广大人们对于大学的热切期望。人们期望的大学,更多的能够出“大家”、出“大师”,不只是出大官、出大财、出大楼。

首先,希望能够平等对待学生。称呼上要内外平等。而有网友指出“内外有别”的通知书还存在一个问题,两封录取通知书使用的文字,在态度上也有很大差别,“对内”的态度是通知,而“对外”的态度似邀请。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解,认为北大此举存在“媚外”之嫌。

其次,希望学校少一些傲慢。现代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平等。生生之间要平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平等,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要平等,这种精神应该是北大、清华之类高校首先要倡导和坚持的。

可是,8月28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就此事回复媒体时表示:通知书上的称呼几十年都是这样,不存在“内外有别”,决定权在学校,招生办也无权更改。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往很多的传统做法都在发生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是有了很大变化,对于法治、公平的追求更加强烈。

最后,不希望高校成为一个奴性、官本位思想占上风的地方。高校应该是一个出大师的地方,应该培养独立精神、优秀人格的人才。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应该需要引领这个风气,而不是沉闷、保守,甚至还可能做出一些出格之举。

2023-08-19

中国,为什么汉奸,卖国贼,窝里反,不知羞耻……格外多?原因很简单,孩子们在学校就没有学到怎么爱国,怎么团结对外,怎么尊老爱幼,一切正能量的东西太少了。老师,教授把孩子们都教坏了!!!

2023-08-19

奴性一直就没有改变,老一辈开国元勋打下江山,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希望我们后辈继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挺直腰杆,对外不要卑躬屈膝,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比老一辈的国力强大了!

  • 什么时候对用户称“你”?——就是“你”除了我,没啥可选的时候,“你”真不来,我也不在乎;

  • 什么时候对用户称“您”?——就是“您”除了我,还有很多选项,我需要用我谦卑的态度增加“您”哪怕一丝一毫的倾向性。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4722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