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劳荣枝在法庭上的辩驳说明了什么,她真的是被迫的吗?

劳荣枝在法庭上的辩驳说明了什么,她真的是被迫的吗?
2023-03-04

劳荣枝在法庭上进行了一系列自我辩护和翻供,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其求生意识强烈,甚至于脱罪意识强烈,这些年她一直在做落网后如何面对法律惩戒的应对准备;

第二、劳荣枝不是一个单纯的、被人胁迫的弱女子,而是一个很有心机、主见的犯罪主体嫌疑人。估计她流亡前、流亡后的日子里没有少研究一些穷凶极恶之徒的逃亡和脱罪手段、方法。特别是张子强的犯罪经历和前几次脱罪经历、方法。

所以,劳荣枝落网后,先是假意表现镇定,还对着镜头发出无助、礼貌的微笑,塑造自己无辜弱女子的形象。继而矢口否认自己就是劳荣枝本人,直到基因检测结果摆在面前后,这才捂住了脸承认了身份。

然后在庭前公安机关审讯时,全盘承认了犯罪事实。却在送检开庭后当庭翻供,并大打悲情牌、演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年少失足的可怜女子。其家属又配合在网络上公开指责法援律师不作为来形成一种印象:那就是劳荣枝遭遇了不公平对待,逼迫招供。

这都是一个系列的套路操作,可谓老辣内行,简直就是一波完美的舆论公关。从劳荣枝的综合表现、案发事件经过、犯罪心理学来分析判断,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劳荣枝是一名心理素质超好、思维非常独立、懂得策划设计的惯犯,不是一个被裹挟胁迫犯罪的受害者。

当然,事情分两面,从法制精神的角度讲,该追究的罪行一定要追究到底。同样,该保障的合法权益也一定要予以保障。

只要证据链完整,不怕她能够飞上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切心机深沉、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都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2023-03-04

就算法子英曾经威胁过劳荣芝,而且第一次作案是被胁迫,但当法子英杀人后,傻瓜都明白法子英犯的是死罪,劳荣芝只要报案(要知道这正是劳荣芝希望的、可以很好利用的时机,因为劳声称倍受法的折磨和凌辱,早就想摆脱法的控制了),作为至关重要的证人,警方必定会对劳荣芝及其家人进行严密保护,并立即出动,很容易就能抓到法子英,作为杀人犯,法子英将被重点羁押,绝无逃生可能,且必死无疑,他哪还有时间和机会去报复劳荣芝及其家属,这么简单的问题,以劳荣芝的智商会不清楚、不明白?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可以这样做,她却依旧未做,法子英被抓后后,劳及家人现实的和可能的威胁己完全消除,劳荣芝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向警方举报并作证,难道劳荣芝仍然怕被报复而不敢报案?种种迹象和事实表明,劳荣芝心里有鬼,她与法子英是同谋、共犯,而且凭劳荣芝心机、智商、学识、心理素质和恶性,她才是真正的主谋、主犯,法子英只不过是其精心物色、指使、利用的杀人工具罢了。

2023-03-04

劳荣枝辩驳目的是心虚,怕死表现,想到今天下场何必当初呢,她要明白触法律是要受到审判惩罚,这是对逝去人尊重,她犯罪作案事实,参与,引诱,合伙,这是她推谢不了责任,要为自己犯下罪行买单,如果真的有良知她是完全可以报警协助公安部门办案,但她没有这样做,逃跑20多年在外享受生活,根本没有考虑被她害死家属生活怎样穷酸,劳荣枝死有余辜,重判才能服众得民心。

2023-03-04

第一次绑架刘姓夫妇抢到钱后劳容枝先跑了,刘妻求饶法子英就放了他们,但之后无一例外被灭口灭门;法子英最后受审曾喃喃自语杀害三岁孩子是作孽;法子英直到被毙都还沉浸在“我也有爱情”里,他被劳容枝的“崇拜”感动着激励着硬撑着。。种种迹象表明劳容枝其实是把法子英当枪使并为自己谋利,当年就很残忍狡猾,抢钱花钱及其痛快;这二十年来她脑海模拟审讯自我排演洗脑无数次现在自认是受害者也不奇怪;拙劣的表演搞笑的言辞仅仅是在表达令人作呕的求生欲而已;作恶者的丧钟已经敲响请拭目以待

2023-03-04

当然不是。

她和法子英就是合谋犯案,狼狈为奸,一个出力气,一个出谋划策。

如果真的是被迫的,

为什么在明明有充足时间逃离法子英的情况下,她没有去做?

为什么可以潜逃20多年不归案,混的风生水起?

我想她潜逃的开始,有过胆战心惊的日子。但人的自我洗脑能力是强大的,她只要每天给自己灌输“我是无辜的,我是被迫的”,久而久之她自己都相信了。

她20多年的排练,只为了法庭上的这次表演。

她还提出,要众筹赔偿小木匠。可她并不是真心悔过,不是真心想补偿受害人家属,只是贪生怕死,不想被判极刑。她在厦门的时候,对于陌生人,众筹都是50元、100元地捐,同事出事都是1000元地给,为啥不想着补偿一下受害人?


对于一个主观恶性极大,拒不认罪的人来说,普京有句话可以送给她,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目标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劳荣枝在法庭上拼命的洗白,示弱卖惨,真的是让人义愤填膺呀!太恶心了!劳荣枝应该得奥斯卡的金像奖。真的是楚楚可怜,又柔又弱,比受害者还可怜呀!

实际上越是装的凄凉,实际上越是凶狠毒辣。演过了头了!就是演砸了!法子英的律师俞唏回忆,法子英双眼冒着凶光,只有谈起劳荣枝立即双眼柔情似水,深情款款呀!七条人命审讯中,竟然七次翻供,次次为劳荣枝洗白。每次杀人抢劫,都是劳荣枝在前,拿着抢劫来的钱财潜逃,最危险的断后,都是法子英干。很明显,法子英爱劳荣枝,也保护劳荣枝,甚至是劳荣枝领导着法子英,劳荣枝就是老大!小木匠一案中,劳荣枝的成功逃脱,就是法子英冒生命危险,宁可被公安打死,也不投降,更不会供出劳荣枝。他即使被抓到了,仍然欺骗公安局,诱导公安去河南,说是多人抢劫。从而,让劳荣枝有足够的时间逃之夭夭。并且,一下子逃亡二十三年

种种表现,劳荣枝没有被胁迫。反而,她就是个老大。心智成熟,心思缜密,有脑力领导指挥法子英抢劫杀人,然后一掷千金,人设崩塌。把稻草说成金条,颠倒黑白,杀人不眨眼,就是妄想不劳而获,可怜啊,这么好的老师,堕落成一个杀人恶魔?其成长历程,犯罪动机发人深省!

2023-03-04

劳荣枝在法庭上对不利于她的指控力争是她的权利,也是一个有正常思维人的本能,应该允许她说话

是不是胁迫或者是诱导参与犯罪,不是当事人谁也不知情,不过凭劳荣枝那超强的心理素质,完全有能力在第一、二次作案后终止犯罪。可她没有选择这样做,她肯定会为自己的行为埋单。

对劳荣枝在案中角色的具体定性,相信检察院会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确认,让我们拭目以待最终的结果。

劳荣枝在法庭上辩驳,说明了这个女魔头,她很清楚自己身背几条人命可能就是死刑。在法庭上当众抹泪并道歉,还让记者展示她的善良的一面,用当众说出自己也是受害人,之所以犯罪被自己的情夫法子英强迫,把所有的罪行都推到自己的情夫法子英身上,劳荣枝说自己也是受害人,还有家的亲属也说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劳荣枝是不是善良的人?事实就摆在面前,当年犯案的时候,她已经21岁了而且还是一个教师,并且是一个正常的人,她有一个正常人的思维,为了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用自己长得漂亮,引诱受害人上钩,弄到钱财以后杀人灭口,供自己和情夫挥霍,并且在案发以后情夫被抓已经伏法,劳荣枝逃亡20余年,如果不是现在的大数据让杀人的女魔头现出了原形,很有可能他现在还在逍遥法外,抓以后在法庭上辩驳,无非就是想苟且偷生,逃亡20余年来,她有没有想过投案自首?还说自己是无辜被迫因为自己的情夫已经伏法,劳荣枝想来个死无对证,劳荣枝真实意图无非就是想逃脱法律对她的制裁,可是七条被他们残害去世的生命就在那里摆着铁证如山。

现在自己知道会被判死刑,当众卖惨说自己是被迫,影响社会和舆论走向,劳荣枝想用自己无辜和被迫的身份来救自己一命,被她和情夫法子英杀害的七个家属不会答应社会大众更不会答应,法院 以你的一面之辞来网开一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女魔头劳荣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怎样去?向被害人家属交代。那身在九泉的七条人命他们也会死不瞑目。

2023-03-04

应当看到劳荣芝犯罪与其精神心理变态存在密切关系。

一些极端变态的犯罪背后都存在罪犯变态的极端心理,我们不能从日常对于人的精神心理的理解出发理解这些人的变态心理。

关于心理变态犯罪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目前在学术界存在争论,但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被判处极刑,东西方法律实务方面并无不同。

心理变态并非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通常意义上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从其心理和精神状态上并不存在疾病现象,但其心理上存在极端自恋,极端自我中心,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无基本的道德良知和是非标准,缺乏人类普遍具有羞耻心,等等精神心理扭曲现象,但这种人出现这些特征,并没有精神心理病人通常具有的个人心理,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影响的明显原因,也就是说,这些人几乎天生如此,不可教育,也不可改造,通常被称为反社会人格。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心理变态不可通过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得到改善,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他们。

2023-03-04

她肯定不是被迫的。她辩驳的说明她想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打感情牌,达到保命的目的。

无论是法子英还是当年的受害者都已无法还原当年事情的真相。很多证据已经缺失。因此死无对证,证据不充分,只要打好感情牌,塑造了自己的受害人形象,还是有活命的机会。贸然认罪,恐怕死罪难逃。

当年参与犯罪,绝非被迫。无论是她对法子英,还是法子英对她都是有感情的。这点可以从她抛弃家人,放弃工作,法子英为了掩护她不惜误导警方都可以佐证。

如果法子英对她只是利用,她是被迫。首先她有很多可以逃脱和报案,自首的机会。但是她选择继续作案,以及逃亡。其次,法子英事后不可能为了帮她脱罪大包大揽,甚至给她制造充分的脱逃机会。

劳荣枝本身是一个比较追求生活质感的人。从她的穿着,兴趣,爱好都能体现。而作为老师,她当年的收入无法满足她自己的物质需求。再加上法子英对她大献殷情,以及以物质作为利诱。她才会不惜与家人决裂,要和法子英远走高飞,亡命天涯。

说她被迫简直就是个笑话。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2110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