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有些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有些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2023-05-17

关于鲍毓明案,目前不仅引来了人民日报的关注,而且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参与督办此案。鲍毓明被指性侵养女,烟台市公安局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邀请同级人民检察院介入监督;现在这起震惊国家政府的案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新闻报道了,而是成为了人性与法的彻底较量,如果大媒体报道含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性,与事实出入过大,甚至相反,可能就此会葬送了媒体前程。所以,财新网缺乏自信,选择果断撤稿了!

同情弱者是人们的天性,在这起性侵案中,李星星(化名)母女显而易见就是弱势群体的代表。看不下去的,可不止是普通网友,连大牌明星都接连发声;例如,韩红直接指名道姓“鲍毓明是吧,你等着,我是韩红,你记着”,蒋欣留言“坐等裁决”,章子怡说话更加耿直“知道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出现性侵未成年事件吗?一次次被曝光,又一次次销声匿迹,…没有严惩,只见保护伞,警察叔叔们的心不疼吗”?从上述明星们的言论中,我们也可以体察到舆论导向和人心所向,不必问事实真相,一个14岁的小女孩能够勾搭的了一位“钻石王老五”级的法务名人吗?拿去骗鬼,鬼都不会相信!

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鲍毓明“性侵养女”事件,但是却各执一词,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势介入,财新网率先怂了。南风窗是根据受害人李星星的陈述所作的报道,而财新网是根据被告人鲍毓明陈述而作的报道;鲍毓明与李星星对于是否存在性侵事实各执一词,究竟孰是孰非,谁说的更可信,先不作法律裁决,仅仅从道德层面判断,大家心里实际上都跟明镜似的;这也是韩红、蒋欣、章子怡等一众明星纷纷亮明态度与立场的根本原因。财新网爱财但绝对不傻,还是非常懂得取舍的,毅然撤稿并作出声明!

4月13日,财新网有关于鲍毓明案的独家报道突然撤稿,并作声明如下: 4月12日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引起舆论较大争议,我们认真核查,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已在当日撤回报道。财新矢志满足公众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努力传递更多信息,呈现复杂事实的真相,这些事实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包括我们财新自己)的期望,但无论是对此案还是任何新闻事件,我们都将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以严谨严肃的态度深入调查。有未经慎查明辨的仓促报道,我们诚挚致歉,并将做出修正和追踪报道。感谢读者们长期以来的厚爱,财新唯以更高标准的自省与努力回报大家的信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鲍毓明“性侵养女”事件,但是高下已经立判,我们也不必过多去追究两家媒体的孰是孰非。笔者这里只想特别提醒一下相关媒体人,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媒介素养,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媒体必须是一股清流,为社会公平正义发声!

2023-05-17

鲍毓明案已经引起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派出联合督导组赴山东,对该案办理工作进行督导。“国家级”司法机关直接介入此案,有助于案情的真相厘清,形成明确的司法定性,在众声喧哗中做到一锤定音。

4月13日,财新网有关于鲍毓明案的独家报道突然撤稿,请看声明:

4月12日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引起舆论较大争议,我们认真核查,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已在当日撤回报道。财新矢志满足公众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努力传递更多信息,呈现复杂事实的真相,这些事实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包括我们财新自己)的期望,但无论是对此案还是任何新闻事件,我们都将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以严谨严肃的态度深入调查。有未经慎查明辨的仓促报道,我们诚挚致歉,并将做出修正和追踪报道。感谢读者们长期以来的厚爱,财新唯以更高标准的自省与努力回报大家的信任。
  财新网编辑部
  2020年4月13日

财新网为什么撤回自己已经发出的报道呢?这与联合督导组介入有关系。

为什么财新网突然撤回之前的报道呢?显然他们看到最高检和公安部派出联合督导组介案件调查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呢。要知道新闻报道可不同于案例的侦破,如果最终检方拿到的证据和财新网的报道恰好是反向的,财新网的名声恐怕就败了。作为一家大媒体他们绝不会干这种没有把握的事。

《南风窗》对鲍毓明案的报道主要采集了当事人李星星的陈述。

2016年初,刚满14岁的李星星拿到手机,在百度上查询“下体疼痛的原因”,弹出一个医生诊疗的对话框,看头像是一位“医生奶奶”。李星星告诉医生发痛的起因。
“你被强暴了。”
这是李星星人生第一次直面这句话。
她想了一会儿,是什么意思,然后听从“医生奶奶”的指导,报警了。
先打110的电话,然后又听从指引,去了北京市某派出所,李星星向警察讲述了包明对她的伤害。

注:只引用了报道的一小部分内容,想看到全部,请大家自己去网上查。题目是《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

《南风窗》的报道激起了公众的愤怒,因为李星星是未成年人,是社会弱势群体。

如果没有《南风窗》的报道,恐怕李星星向警方报警后,最终是不了了之,因为此案先后经历了两次立案。这起案件曾经于2019年4月被立案,后又被撤案,而第二次立案是在2019年10月,案件侦办至今已过去6个月。公众之愤怒,恐怕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特别同情未成年少女李星星,因为她是社会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是对两次立案长时间没有结果而不满。

群众更愿意相信《南风窗》还是财经网的报道,显然更倾向于前者。

公众对鲍毓明案的态度从最初就定了调,即倾向于同情和保护未成年少女李星星。不管鲍毓明怎样解释都不可能推脱性侵的罪责,因为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物证被公开了,接下来就是在督导组的关注下开始查证证据的真伪。其实这起案件本身并不难揭开谜团,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显示鲍毓明有对媒体撒谎,对警方提供假证的嫌疑。只要警察逐一去查证侦破,最终肯定能把所有的证据收集全,然后提交检方。

在最高检和公安部督导组的介入下,我们期待鲍毓明案能早日水落石出,同时也借这起未成年性侵案能够唤醒那些麻木的家长,好好保护你的女儿,切莫再让孩子受到伤害。最后,不管案件结果如何,当事人李星星父母的未尽监护与抚养法律义务的行为必须要予以追究,否则,还有更多未成年人家长无视法律。

2023-05-17

只相信一边?

就问你一件事,40岁的男人跟14岁的小女孩发生xing关系,这还不够恶心人吗?

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财新网》之前的那篇报道,居然是一个女记者写的!

丝毫没有同理心不说,通篇文章完全像是鲍某给自己写的一篇无罪告檄一样。

重点是:

只采访了鲍某,而没有采访小女孩。

于是,在她的笔下,鲍某就成了一位无私奉献的傻白甜,小女孩就变成了找糖爹的心机小狐狸。

除了这篇报道,这位女记者的朋友圈更是有点让人有点反胃。

13岁女孩给自己找了一个糖爹(Sugar Daddy)?

请问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来看一位网友的留言:

财新网记者苑**是否也在14岁隐隐期待来一场恋爱?

将近两米的壮汉,压在你身上,叫你“妈妈” ,

这就是财新记者的爱情观吗?

在期待吗?

另一位网友接着说:

对,要么就是这记者毫无底线,恰着烂钱吃着人血馒头。

要么就是她三观极度歪斜,没有作为人基本的辨识能力,

仅凭男方一词认定男方是善良无辜傻白甜被14岁女孩勾引,

不然我也想不出其他这样做的原因了

总结:

只相信一边?

别的不说,40岁的男人跟未成年少女发生xing关系这一条,就足够恶心人了。

2023-05-17

说实话,这次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三联周刊和财新网因为记者深入一线调查获得读者的好感,也为他们赢得了很好的名声。与名相对应的财富其实也是随之而来的。随后我们就看到了财新网和三联周刊联合起来出售他们刊物会员年卡的消息。所以现在公众号上财新网的文章都只是阅读一半,另一半要转到财新网的订阅APP上才可以看到。

鲍毓明事件之后,南风窗抢了先,财新网一看也紧跟着上,不能漏掉这么一大块蛋糕。可是,我们显然看到财新网这次的报道让人大跌眼镜,不知道是记者偏听了一面之词,还是想要做出跟南风窗不一样的观点,或者就是前面疫情报道带来的收获让他们膨胀了,然后弄出了这么一篇所谓的深度文章来。如果不是最高检和公安部派联合督导组赴山东督查此事,或许他们此刻正躺在所谓的功劳薄上看着自己收益数票子呢。

财新网自己做出的深度报道,然后又自己撤掉了(注意不是被平台删掉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打脸,在消耗着他们不久前刚刚建立起来的读者信誉。

眼下,督导组介入,相信最终的真相总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事实会证明究竟是南风窗还原了事实的真相还是财新网更趋于事实的真相。但是,财新网自己撤了自己的文,本身就是一种示弱,在告诉我们,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回是糗大了,不撤掉文无以面对众多支持的粉丝。但是,我早就说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你发出来的文字,删得再快也会有人替你保留,到时候一一于扔回到你脸上去。



2023-05-17

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有些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南风窗是根据被害人李星星的事实陈述所作的报道,而财新网是根据鲍毓明所述所作的报道。鲍毓明与李星星对于是否存在性侵事实是各执一词,那建立在不同当事人的事实基础之上所作的报道,自然是不一样。

但是,真相只有一个,总有一方在说谎。但事实是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这就是现在遇到的难点。虽然李星星表示受到鲍毓明性侵,但在法律上仅有当事人的陈述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方否认事实,甚至还提供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情况下,对于李星星是相较被动。不过,相信随着公安部及最高检的介入,这个事件总会有一个结论。我们既不要放过坏人,更不能冤枉好人。

至于为什么我们多数人愿意相信李星星?这个更多的是出于同情弱者的心态。李星星同鲍毓明相较,除了性别上的弱势以外,不管是社会地位、财富等等各方面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多数案件来说,弱者(被害者)容易获得公众的同情,所说所述自然也更容易被我们所相信。另外,一个女性要公开这样的事情,那是需要极大极大的勇气。受害人,特别是性侵案件的受害人,谁都不想对外公开这样的隐私事件。李星星愿意公开,敢于公开,足以说明其愿意承担隐私公开而给自己以后带来的严重性影响,愿意承担虚假控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023-05-17

即便小姑娘和妈妈与禽兽鲍有过金钱交易(比如卖女儿、比如给生活费等等方式,这种可能性很高),这也掩盖不了禽兽鲍恋童癖的恶心本质好吧?

即便小姑娘不健全、甚至于她母亲三观不正,那依旧不能掩盖禽兽鲍买卖未成年人并且性犯罪的犯罪事实。

同,小姑娘就算有三观不健全的可能,那也不能改变她确确实实是受害者的身份。她的不合理行为不应当被当成禽兽鲍脱罪的理由。

举个不合适的?,难道未成年为了买棒棒糖的钱出卖身体就可以否定买春人的罪行?该定罪的不能跑,该纠正不健全三观的及时纠正引导才是王道吧?

禽兽鲍这个事估计要用强奸罪定刑很难,但是引发了全网对恋童癖打击买卖儿童的关注,打击这种灰色罪恶还是可以走出一小步的。

虽然已经答过这个问题,但是对于财新网的报道还是觉得愤怒。

《特稿: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

确实,本案疑点众多,确实不能做媒体审判,根据道听途说就对未经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定罪量刑,这里不尊重法律,亦不尊重事实。

但是财新网的关注点却并不在此:

“这个更像是一个自小缺乏关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

——这是财新关于鲍毓明新闻的导语,有两个关键词“缺乏安全感”“故事”,一下子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但是,我们假定一切属实,那么这个女孩儿受侵害时只有13岁。

杰克伦敦的《白牙》里有这么一句话:“先生,它是从地狱里活过来的,您不能指望它是个洁白无瑕的天使。”

对于一个被欺骗、被操控的孩子来说,撒谎就是她生存技能,却并不能掩盖整个事件的恶劣程度。

有了这个既定事实,再去调查女孩是不是乖戾、是不是主动讨好,她的“母亲”是不是索要过钱财,都毫无意义。

只能从中看出记者的刁钻以及媒体的毫无底线。李星星在这个事件中最无辜,哪怕她真的说谎,但是以这种方式报道一个相当恶劣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让人觉得恶心。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对于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要求,也为所有的科班新闻学生所熟知,但是现在,我们却只忙着去做文章,却忘了肩上的道义。

财新网并不是第一次这般“超脱”,前有用辱华照片P做照片,再有这种置身事外的研判精神,不知道,是我们的底线太低了,还是别的其他。

当新闻的“把关人”助纣为虐时,又当奈何?!

2023-05-17

高管性侵养女案,有两个媒体互相PK,一个是《南风窗》,成为女孩的代言人,一个是《财新网》,成为鲍毓明的背书者,这两家媒体,以维护各自的代表对象为己任,恪尽职守,采访偏颇,理论上他们都应该受到舆论的批评。

但似乎因为《南风窗》的报道,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替弱者发声,而《财新网》替强权代言,所以网民给做了一个话题,吃人血馒头。在中国舆论生态“谁弱谁有理,谁穷谁有理,谁可怜谁有理”的天然逻辑下,所以两家媒体的遭遇也天壤之别,《南风窗》备受网民好评,而《财新网》吃透了挨骂的苦头,其实这两家媒体都是半斤八两,他们的新闻方法都是一样的,他们犯的错误也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在用同一个逻辑写新闻,他们的新闻观也是接近的,所以他们新闻存在的问题,也都是一个症状。

现在,财新网道歉,在情理之中,而《南风窗》没有道歉,他们悄悄的写了第二篇特稿《高管性侵养女案再调查》,弥补和修正了很多第一篇报道的问题,客观说,这篇报道就好多了。我批评《南风窗》,只要针对第一篇,其实《南风窗》与《财新网》,两篇新闻报道,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先看一下《财新网》的道歉:

财新网4月12日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引起舆论较大争议,我们认真核查,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已在当日撤回报道。财新矢志满足公众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努力传递更多信息,呈现复杂事实的真相,这些事实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包括我们财新自己)的期望,但无论是对此案还是任何新闻事件,我们都将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以严谨严肃的态度深入调查。有未经慎查明辨的仓促报道,我们诚挚致歉,并将做出修正和追踪报道。感谢读者们长期以来的厚爱,财新唯以更高标准的自省与努力回报大家的信任。

财新网的道歉,自己认了几个错误:

1、采访不够充分

2、行文存在偏颇

3、缺少深入调查

4、没有慎查明辨

财新总结原因,自言是没有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他们的错误所在,财新处理结果是撤回报道,其实网民都知道,这种撤回已经没有意义,只不过是表明一种态度而已。互联网用它残酷的记忆,早就给财新网记上账了。

财新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引发了众怒?我总结了两条:

第一,就是为鲍代言,采访偏颇,一家之言,偏听偏信,缺少新闻平衡与客观性。

第二,为女孩心理确诊,自以为是,给女孩找了一个合理的受害理由。

而事实上,《财新网》的问题,《南风窗》犯有同样的毛病,所以,财新这个道歉,换成南风,一点都不违和,我换一下,大家看看。

南风窗4月9日刊发报道《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引起舆论较大争议,我们认真核查,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南风矢志满足公众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努力传递更多信息,呈现复杂事实的真相,这些事实既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包括我们南风自己)的期望,但无论是对此案还是任何新闻事件,我们都将奉行新闻专业主义立场,以严谨严肃的态度深入调查。有未经慎查明辨的仓促报道,我们诚挚致歉,并将做出修正和追踪报道。感谢读者们长期以来的厚爱,南风唯以更高标准的自省与努力回报大家的信任。

2023-05-17

作为职业人看待这个问题,客观的分析该事件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存在何种疑点,罪与非罪,此罪与此罪都需要客观完整的证据做支撑。在没有官方披露确切的证据之前,不做任何评论。恻隐之心,希望孩子没有受到如此大的伤害。

2023-05-17

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都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1.两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两篇报道,都是对鲍毓明的采访,且接受了鲍毓明一模一样的文字叙述。

财新网的报道里,采信鲍毓明的话,将一个才成年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女孩描写成了心机女孩,而这次出现这个事件也是女方任性的表现,跟情侣吵架是一样的,而星星就那个贪图富贵、任性“认干爹”的女孩。

南风窗的报道有对鲍毓明采访信息的描述,同时也穿插有对李星星采访信息的描述,互为佐证,同时也客观的指出双方语言的出入,以及鲍方的语言漏洞,还有星星之前为何反复的可能原因。

鲍毓明是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对法律法规他比任何人都明白。

不满14周岁的女孩在法律上属于幼女。性侵幼女是要加重判刑甚至死刑的。鲍毓明选中的女孩,刚好年满14周岁。

根据《收养法》,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年龄之间应该相差40周岁以上。2015年,受害女孩刚满14岁,1972年出生的鲍毓明43岁,二人相差29岁,根本不符合收养关系。

这两篇报道还原了两个焦点:

1.鲍毓明与被害人到底是否形成了收养关系,是否具备特殊的监护地位。这是关系鲍玉明能否定罪受罚的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收养关系是不成立的,所以鲍毓明一直强调他们不是“养父女关系”,但是对是否发生了性关系他闭口不谈。

2.受害人母亲是否收取了钱物,获得利益,且明知受害人将与鲍云发生性关系。但是即使其母有这样的行为,也不能否定星星受侵害的事实。

因为鲍毓明和星星,无论从体力上、年龄上、经济上、心智上、社会地位和经验上,鲍都具有突出的优势,是绝对的“强者”。

武志红老师曾在文章中通过林奕含的故事点明:

因为关系从一开始就严重不对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没有爱情可言。

如果说星星对鲍毓明产生感情也是能理解的。因为只有说服自己对性侵犯有感情,才能间接地否认自己被伤害的事实。

哪怕星星的“个人缺陷”,也不能否定他侵犯星星的事实。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性侵就是性侵,即使受害者不完美,也不能就合法合理了!

也许法律上鲍毓明可能会逃脱惩罚,但不能就说他就是清白的。

你们觉得呢?

高级育儿师,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想要获得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3446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