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疫情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疫情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uploads/question/20220308/gk32mjyxnjj.jpg
2023-04-03

学生们陆续开学了,家长们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摆脱家里'神兽'的折磨,但同时5月25日曝出的这则消息,马上又令家长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据新京报消息,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布通告,通报了两起疫情防控措施不力问题。其中,一所高校寝室里6人集体发热,受到广泛关注。当地卫健委在通报内容中表示:给相关单位敲响警钟。


通报称,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5月11日自湖北返校后,5月20日被认定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但裴某返校后,所在学校未对其落实复学前排查登记、核酸检测等工作。目前,裴某核酸检测为阴性,已被集中隔离。


另外,通报还提到,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寝室6名学生集体发热,校方虽将学生立即送医,但晨午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且未将学生集体发热一事规范上报。


最近确实能深刻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已开始对疫情放松了警惕,都产生了疫情已经过去了的错觉,大街上不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快递小哥,很多都摘掉了口罩,还有一部分就算戴着口罩,也大多拉到了下巴上,成了摆设。


最近网购,送快递的小哥,只有阿里系的依然是严格佩戴着口罩的,而其他中小快递的快递小哥,大多已彻底摘掉了口罩。有一次,有一快递小哥来上门取件,一开门,看到他完全没有佩戴口罩,四目相对,真是心慌,赶紧顺手抄起门边柜子上晾着的口罩给自己戴上,小哥一脸懞地看着我这一通操作。


现在我仍然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心理,再有上门快递到的时候,我长了记性,一定会自己先戴好口罩,然后再开门。


虽然天气热,口罩确实有些戴不住,但考虑到生命安全,这点热还是能忍则忍,而对于快递小哥,大热天戴着口罩跑来跑去送快递,很难受,也能理解,在平时自己在路上的时候,可以适当摘下口罩,但如果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时候,还是建议把口罩戴好,既保护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毕竟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不可大意。

2023-04-03

总有人以为疫情已经远去,就选择放下心来大意对待,然而呢?又一次深刻的教训摆在眼前。

裴某某,已经被通知为是密切接触者,可是呢?在裴某某返校之后,校方并没有对她落实好防疫等一系列工作,直至5月20号前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状况,更是出现了一寝室集体发热的情况(后校方立即将发热学生送院治疗,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出现这事,可以说又一次的证明了疫情还未远去,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依旧得打起12分精神来面对,否则的话,大意失荆州并非不可能。

通过这一个案例,反应到当下社会中,却可以更加深刻的看待这一问题,很多人总以为疫情已经远去,每天看看数据,都是国外在增加,国内的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住,甚至好多省份都已经清零,面对着这一形式,很多人就渐渐地开始放下戒备心。

从我所看到的这个小的环境中,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戴口罩,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开始夸夸而谈疫情早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呢?这一血淋淋的例子放在这,就足以证明疫情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有极大的可能就在身边。

如果依旧这般随意,如果连口罩也不带了,一群人到一起说说笑笑,那我真不知道后果将会有多么严重?(或许是我想多了,但是,最怕的不是一万,而是万一)。

甚至于更严重一点来说,个例所反映的正是众例,如果说在这一次教训之下,每一个人可以更注意一点,更警戒一点,那么,我相信不会出现下一例这类状况。

但如果人人都无视,都只是在键盘背后诉说着疫情多么多么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却做到了放下口罩或者把口罩搭在下巴下,一群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那么,谁敢否定不会有下一次呢?

2023-04-03

新京报消息: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布通告,通报了两起疫情防控措施不力问题。

其中,一所高校寝室里6人集体发热,总共13人出现了发热的情况,这个事件一经发生受到广泛关注。

当地卫健委在通报内容中表示:给相关单位敲响警钟。

发生在高校里的发热情况,是和湖北籍的学生裴某某返校有关。

学生裴某某从湖北返回之后,学校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检测,也没有对其进行核算检测。

防疫工作对于他们学校来说,就如同虚设。

事实上裴某某之所以发热,是因为他是新冠状肺炎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

我们都知道上海之前确诊了一个湖北籍的病例,这个裴某某就是和上海的确诊病例,坐的同一辆火车。

他们是同时从湖北出发,分别到不同的城市的,只不过裴某某在中途是有专车的。

最后裴某某到了学校,也就导致了他们学校里13人发热。

目前为止还没有确诊病例,只能说还好没有确诊的。

不过,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时候都是不能麻痹大意的,尽管说我们的疫情是抑制住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我们并没有控制住疫情。

不管是终南山院士,还是张文宏教授,他们都是再三的强调,我们是要警惕疫情再次的爆发的。

所以说现在我们依然不能放松防疫的警惕,现在的情况是,疫情看似离我们远去了,事实上一直都是在我们左右的。

现在世界上的疫情依然很严重,只要世界上的疫情没有控制住,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安全的,因为病毒是随着人的流动而传播的。

所以说尽管说我们的国内的疫情抑制住了,我们复工复产复业复学了,但是,我们的防疫依然是不能放松的。

尤其是开学的学校,千万不能大意,因为学校里一旦出现了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呀!

2023-04-03

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疫情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5月17日开学的,但是到5月20日晚,先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其中某班级同一寝室6名学生出现了集体发热。

5月11日,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某、武汉籍来博望区工作人员王某某与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同乘G1722次高铁,被判定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但是裴某某返校后,并没有被隔离,校方在开学前,也没有落实复学前排查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关防控工作。

马鞍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对两起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力的通报》中指出,

学校未将学生集体发热一事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且该学校在疫情期间,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落实不到位。反映出疫情报告制度不健全,防控措施有漏洞,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校方立即将发热学生送往医院治疗,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据说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庆幸,但是还是为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如果孩子真的被感染,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学校有那么多师生呢!

距离武汉疫情爆发,已经有4个月的时间了,国内疫情控制住了,我国很多地区现在都属于低风险地区,所以人们在意识上都放松了很多。

但是低风险不代表没风险,如果有一个病例,就可能感染一大片。

5.7日的舒兰,只有一个确诊病例,可是半个月就确诊了40多例,而且还跨市跨省传播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目前国内主要的防控压力是无症状感染者和境外输入病例,而新冠病毒很狡猾,有些感染者核酸检测好几次才能呈阳性,有少部分治愈的患者还出现了复阳,这都让我们对这个狡猾的病毒不能放松。

此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外媒连线采访时表示,目前阶段,中国的抗疫形势并不比国外一些地方更乐观,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虽然目前国内的疫情已进入常态化,已经逐步复学、复工、复产,但是防控并不能掉以轻心,而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不能麻痹大意。

希望这次马鞍山学生发热事件能让某些松懈的单位和个人一些警醒,让我国的疫情防控做到万无一失!

高级育儿师,关注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银花育儿!

疫情一直在我们身边,不要恐慌,但也不能大意。

随着家长复工复产和孩子开学,大家觉得好像生活回到了正轨,但疫情一直没有结束,随时有重新来过的可能。

事件回顾

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通报称,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某自湖北返校后,被认定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校方未对该学生落实排查登记、核酸检测等工作。

通报还称,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5月17日开学以来,至5月20日晚先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5月20日某班级同一寝室出现集体发热,晨午晚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

马鞍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出,这两起事件暴露出相关单位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落实不力,关口前移不到位等问题。

疫情并未远去,不可放松警惕

相比较安徽马鞍山,我一直觉得江苏做的很好,每个学校对学生落实排查登记,晨午晚检一刻也不放送,做为家长,每天都要定好几个闹钟给孩子测量温度并拍照给老师。孩子有迟到早退不舒服,学校也都和家长医院沟通的很及时,认真做好每次检查。虽然给生活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和老师都相互理解,一点也不会马虎。

相比较学校,单位反而放松了,随着天气转热,大家口罩是越戴越低,甚至直接摘下,马路上也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人。东北已经又开始封城,多地境外输入一直未归零,面对疫情,大家还是不要放送警惕,宁可热一点,也要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

写在后面

疫情如今在中国得到控制,工厂复工复查,学生也回归了校园生活。虽然目前看上去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放松警惕。目前,全球的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中国依然存在境外输入的压力,所以风险依然存在。钟南山院士也再次提醒:中国尚未建立起新冠免疫,务必注意第2波疫情。

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大家还是不能松懈。

读书、识人、做事。我是@开始种一棵树 ,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欢迎点赞和关注。谢谢阅读。

2023-04-03

现在疫情并没有远去。现在我国新冠疫情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针对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管理了,个别出现的疫情并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了,但是仍需要谨慎小心,严格实施必要的防控措施。

马鞍山高校出现集体发热

近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5月17日开学以来,至5月20日晚先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5月20日某班级同一寝室出现集体发热,校方立即将发热学生送院治疗,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而一个宿舍更是出现集体发热,其中一位还是密切接触者。

5月11日,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某、武汉籍来博望区工作人员王某某与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同乘G1722次高铁,被判定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后来该学生返校以后,并没有对裴某某采取隔离等有效措施。校方也未对裴某某落实复学前排查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关防控工作。

从马鞍山高校的做法来看,确实是有点太麻痹大意了。现在我们虽然基本上控制住了疫情,但是还是有零星的疫情出现,现在真的是不能够有一点的麻痹大意,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集体感染事件的发生。

而针对这个事情,马鞍山也是做了严肃处理。

马鞍山严肃处理此事

近日,安徽马鞍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此事进行了严肃的处理。马鞍山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报,通报某高校自开学先后13名学生发热,一6人寝室集体发热的情况。责令相关单位马上整改,也对相关责任人防控措施落实不力进行了责任追究。

马鞍山针对此事的严肃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次这个高校发生了集体发热事件,虽然核酸检测都呈现出来阴性,但是这个事件也是非常让人后怕的。因此,对于此事严肃追究责任,继续加强防控,也是确保我们防控疫情的安全稳定局面的必要措施。

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仍然在快速蔓延,全球累计确诊达到了570万例以上,全球累计死亡突破了35.2万人。可见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是非常强的,而且新冠肺炎病毒也是非常厉害的,因此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还是要谨慎小心,还是要坚持认真防控,这样才能够保持住我们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结论

综上所述,现在疫情并没有远去。现在我国已经已经基本上得到控制,而且现在针对疫情已经进入常态化管理了,个别出现的疫情并不太影响大家的生活了,但是仍需要谨慎小心,严格实施必要的防控措施。

2023-04-03

先回顾下马鞍山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和13名集体发热者的两起事件吧。

5月11日,安徽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某、武汉籍来安徽当涂县博望区工作人员王某某,与上海市新增确诊病例同乘G1722次高铁,被判定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裴某某返校后,校方未对其落实复学前排查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关防控工作;王某某来博望区后,企业未规范报备,所在乡镇未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关防控工作。

当涂县就地隔离了这两名密切接触者,紧急采样开展核酸检测(5月21日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均为阴性),并前往马鞍山学院开展调查,指导校园防控工作;博望区同时对王某某接触人员进行摸排管控,指导相关企业开展防控工作。

5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针对学校的防控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防控制度。学校应该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定专门的疫情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做好人员管控的要求。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尤其是体温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学生的晨午检,对住校学生增加晚检,加强学生因病缺课以及教职工因病缺勤的监测,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5月17日开学至5月20日晚仅三天多的时间,先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5月20日某班级同一寝室出现6名学生集体发热,学校随即将发热学生送院治疗,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我们可以看出前者裴某某和王某某是确诊病例接触者,返校返岗后未按防控要求落实排查登记、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的防控步骤和措施。

后者三天时间出现13名发热症状学生,问题在于第1例发热者出现在什么时间?校方处置没有?第2名、第3名呢?竟还出现同一宿舍同有6名发热者的情况!这是渎职失职行为。

这两起事件暴露出有关单位和责任人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不严格甚至不执行,落实不细不力,关口环节不严,前移不到位等问题。

到目前为止,两起事件中的15名当事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还未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可以说是“虚惊一场”,但暴露的问题不容轻视,不能重演。

因此,结论是管理问题,没落实防控措施的问题,不是疫情的反弹和“卷土重来”。至于疫情是否离我们远去,我们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李兰娟此前在谈到该问题的时候表示,五月份全国范围内的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了,武汉的疫情也在明显的好转,在3月底新增病例就已经全部清零了。当然,目前还不能轻易说疫情结束,现在还有很多病人在医院是需要救治的,很难定义具体的疫情结束时间,只能说一个地区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之后,再过28天,两个潜伏期,如果没有新发病人就是比较安全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已经基本不可能,下阶段我国还是要管控好新冠病毒境外输入的巨大风险。

虽然国内疫情早已经结束第一阶段,但是因为各国疫情持续爆发,境外持续有人员入境,国外输入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我们要警惕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还有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也不能放松。

但上述通报的情况也必须引起重视。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之时,防控心理不能松懈。

2023-04-03

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事件,表明疫情风险还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新冠病毒或许永远不会消失,我们可能将面临一个长期的“后疫情时代”,就像流感、艾滋病一样,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与人类共存。理由如下:

一、专家声音

1、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在世卫组织5月25日的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还不能去假设疫情存在“季节性”,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如果措施不严格,将会出现第二个高峰。此前瑞安多次表示过,新冠病毒或许永远不会消失,人类要做好长期与之共存的准备。

2、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5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

3、钟南山多次在多个场合表示,病毒的研究与防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4、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这个病毒目前在人群当中已经出现了定植的倾向,在人群当中可能会长期一直存在,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二、新冠病毒的特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历史上没有一个病毒像新冠病毒这样诡异,正好介于当中:症状比暴发力强的流感重,传播力比症状很重的SARS强,居然还有无症状携带。新冠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所以其特性决定了控制的难度之大:

1、因为传染性强,稍一疏忽就会呈爆发式增长,所以控制起来非常棘手。

2、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让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除了逐个筛查外,别无它法。

3、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且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晰,即使疫苗研制成功,对变异后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否还有效仍未可知,病毒变异与疫苗研制是一个长期的“矛与盾”的升级战。

三、人类的社交、协作特性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1、人类的社交与协作特性是一种刚性需求,不论是个人情感、学习还是工作需要,都很难做到长期严格隔离。

2、现在是“全球化合作”时代,各国协作与分工越来越精细,都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各自为政”的原始时代。

只要有一个人、一个国家还有新冠病毒,就存在大面积传染的风险。

那么,是不是只要新冠病毒还存在,就不能复课、不能复工、不能复航呢?

不是,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后疫情时代,会慢慢进入正常的社会秩序。关键是要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人们不再恐慌,也不过度放松,而是理性看待,边提防病毒边生活、学习与工作。

简而言之,中国有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这是医学层面上的“胜利”,但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结束”。每一个人都要做好长期面对病毒存在的准备。

生活常态化,防控措施也要常态化,比如出门戴口罩、注意社交距离、勤洗手、定时检测体温与消毒、不故意隐瞒旅行史与接触史等,将其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习惯。

此次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事件,暴露出部分地区对疫情防控措施的疏忽与轻视,没有认识到新冠病毒长期化、防控常态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提醒,也是一个教训。

我是@头号情感 ,欢迎关注。

2023-04-03

为什么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但却没有人上报上去,到底是什么情况?

首先,基本事实是马鞍山某学校的确出现了多人发热现象,主要涉及到13名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寝室学生。

这件事会引发大家的关注也不奇怪,毕竟学校5月17日才开学,但在5月20号的时候就出现集体发热,再加上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上报。难免因为误传导致家长对开学、以及防控力度问题产生质疑。

其次,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事件,真实反映出了很多人的思想已经麻痹松懈,相关防控措施也不像之前那么严密。好在,校方当时就将这些出现发热情况的学生,送到医院做了核酸检测,而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

虽然,这个结果是好的,相关人员对待此事的态度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疫情并没有真的结束!

别个地方我没去过,没有发言权,但如果你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口罩都不过是挂在脸上的工具。即便是当我周内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虽然入园人数没有节假日多,但实际上也根本无法保持所谓的安全距离。

然而,你可以看到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戴口罩、或者口罩只不过是挂在下巴下面的摆设。

我们可以从国内实施疫情统计数据看到,目前,我们的防疫重点还是主要集中在境外输入上,而目前涉及到输入确诊病例人员最多的省市,则是黑龙江、上海、广东、北京和内蒙古等地。

的确,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效果显著,累计八万多的确诊人数,有接近8万人已经被治愈。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有5名重症患者,404名无症状患者,现有确证人数120位。只要这几个数字没有彻底清零,并维持一段时间,那么,我们的疫情就并没有真正结束。

而且,国内疫情目前的主要压力是在境外输入上,目前复航的国际航班还很少,但是,随着之后越来越多的航班飞往直接各地,境外输入的风险便会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知道,目前国外疫情的趋势可不乐观,累计确诊人数多达5649425万,虽然已有2385187人治愈,但现在确证人数仍然处在2914806的高位,而已经因为疫情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则已经接近35万之多。

我们可以从国外疫情实时数据看到,在所有新增确证人数最多的国家中,虽然美国依然以单日新增超过18000人位列第一,但巴西最近的疫情发展态势也变得不乐观,单日新增已经超过了15000人,而俄罗斯也以每日新增超过6000人排列第三。

在那些处于疫情中心的西方国家中,美国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在超过173万的累计确诊病例中,目前只有48万左右的人被治愈。

由于美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所以很多人都他们的新增确诊人数都比较关注,而又正是这个目前正处于疫情中心的国家,最近这段时间正在申请部分航班恢复和中国几个城市的通行。

但是,由于他们的疫情并没有明显被控制住的情况,再加上其中申请恢复通航的个别航空公司,竟不要求乘坐人员佩戴口罩。所以,他们申请通航的消息在刚刚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就遭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强烈反对。

我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这场疫情并没有结束,世界上任何一个与我们存在往来的国家,他们的疫情发展都跟我们密切相关。

虽然位于不同半球的我们现在很多都处于不同的季节,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现实夏季的高温天气不利于这种病毒的生存。也就是说,我们很难通过大自然本身来清除新冠病毒,它并不是当年的非典,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彻底消失。

简而言之,病毒不怕热,而它们在冬季开始快速传播,也说明了它和大多数病毒一样不怕寒冷的天气。这便意味着,这场关乎全人类的疫情想要结束,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由于暂时无法确定病毒的准确来源,而它又存在再次爆发的风险,所以,目前我们除了需要做好物理防控措施以外,就只有等待疫苗研制成功上市,所以,虽然大家不用高度紧张,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疫情没有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也不需要那么神经兮兮。按照流程不管是不是病毒感染,都应该需要及时上报。但是现在某些地方,生怕消息扩散之后导致情绪恐慌,而更愿意选择去隐瞒。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万一是呢?你该怎么办?在此期间所导致了扩散和聚集,不就影响过大吗?这种因小失大所导致的损失教训,难道还少了去吗?

学生开始复学了,因为年轻人的体温比较高,有时候出现一些发热是正常现象,并不一定是由病毒引发的。而且我们知道在公众场合还有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群体性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在一个班一个寝室中可能有一人发热,可能其他同学都受到新的暗示影响,诱使自己感觉会有发热的症状,接下来最后也出现了发热现象。但是如果离开群体休养一下,可能就恢复正常了。这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

这就跟过去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一样。有几个死刑犯被蒙上眼睛,告诉他今天就要行刑,然后模拟了一系列行刑的实际过程。最后有人告诉他,现在你要死了。真的有心理抵抗能力很弱的死刑犯,就是心脏病迸发死掉了。这就是群体的影响力,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讲的,自己吓死自己。

马鞍山此次13个学生集体发热,其实最后证明是虚惊一场,而且也不是真的疫情感染。但是为什么还要处罚呢?原因就在于瞒报行为。上瞒下骗,导致所有的信息都失真,导致所有的措施都起不到效果。其实处罚更是针对这种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为什么中国的史治一直不能得到有效整理?其实就是因为相互上瞒下骗,导致上面的一片好心最后变成了乌有。

疫情不会离我们远去,它会伴随我们身旁,而且在冬季还有可能卷土重来。所以让我们每人常保持着警惕之心,不要马虎大意。最少是需要按照我们制定的防疫措施如实地执行。这是一条铁的纪律。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3024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