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在树立诚信社会过程如何防止滥用拒执罪?防止民事变刑事案件?

在树立诚信社会过程如何防止滥用拒执罪?防止民事变刑事案件?

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到生活困难,有几个人愿意背负债务,被人催?负债了肯定是生存状况不佳啊,犯罪人员出狱还帮扶一下呢,负债人员从上到下全面打压,就不能虽然不帮,但给予2-3年时间的宽限照顾,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普通百姓难道比犯罪分子还可恶?银行是国家的,那国家是谁的?

作为一名专门解决公司间债务纠纷,专门做执行的法律工作者,可以负责任的跟你讲这样一句话,国家对拒执罪是非常谨慎的。

我们操作了200多起同类型案件。都是打赢官司,但执行不回来钱法院终本,原告绝望却无能为力的案子。

但是真正走到拒执罪的只有两起。

深圳市光明区2019年第1起拒执罪的原告就是我们的客户。

在真正执行拒执罪的过程中,被告是有很多机会的,只要他愿意还钱。

我们的两起拒执罪最后都变成了协议还款。当天达成协议当天还款60万,约定每个月还30万,现在已经还了第4期了,非常顺利。

还是那句话,只有手铐可以让老赖清醒,

只有手铐才会让老赖认识到,自己这次碰上的是专业的执行团队,自己这次是过不过去了,

知道这次自己是必须还钱了,否则就真的要进去了。


所有的老赖都有一个核心痛点,他们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只是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已。

既然向往美好生活,就一定不会在一天之内把所有的钱全部挥霍掉,因为明天还要过日子。

真正的老赖不会没有钱,只是藏的比较深,就像松鼠把松子藏在树洞里留着过冬一样。

我们的工作就是彻查被告老家户籍地,生活常住地的所有个人资产,父母的资产,子女的资产,

看看这些人中哪些人的资产中有与现有生活及生存状态收入来源不相匹配的。

而这些来历不明的大额资产都可以作为疑似资资产要求当事人向法院作出解释资产来源。解释不清楚资产来源地都可以申请保全拍卖,抵消债权。

目前为止,法院系统还不能联网,只能查到案发地被告的不动产。如果官司是在北京打的,就算被告在天津有大把的房产,北京法院也查不到。结果是只能终本。

就算是查存款,也只能查到国内已经联网的国有四大银行和八大商业银行。而老赖惯用的方法是,把存款放在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地方向银行等与法院系统不联网的银行账户中。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执行团队点对点地面的去查询。找到证据并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当然,不是免费的。

通常的收费标准是按照实际回款的30%作为服务费。前期调查取证及差旅费由原告自理。

2023-03-04

在树立诚信社会过程如何防止滥用拒执罪?防止民事变刑事案件?

滥用拒执罪,这个就不用担心。恰恰相反,我们想要以拒执罪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存在多重障碍。对于这种案件,公安机关基本只接受法院移送过来的案件。所以你去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说法院要是移过来就处理。那法院又要去,你要有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拒执行行为。拒执行为的证据确实不好收集,想要入罪难度十分之大。

这是我们全国法院2020年的执行案件数量。根据最高院统计,2020年全国共收案934万件。当然,实际上肯定远远不止这些。因为很多法院现在对于执行案件都是先收件后立案的方式,所以实际数量自然是远远超过这些。特别是这里面的结案率,结案数量高达864万件,结案率达到92.5%。

这是最高院裁判文书网关于拒执罪的裁判文书。2020年全国上网涉及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犯罪的一审刑事文书有2698件。但我们每年受理的执行案件可是将近一千万件。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量与立案的数量来看,被追究责任的比例是少之又少。

如何防止滥用拒执罪?防止民事变刑事案件?这并非是目前阶段所考虑的问题。现在法院的重点是在解决执行难,利用科技来解决执行难,通过部门协调及链接,加大执行力度,打击拒不执行行为,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问题说到诚信,这个确实很重要。但执行案件中的诚信方,更应当是被执行人。我一直都认为执行阶段的财产报告制度十分重要。作为被执行人,应当如实向法院报告自身财产情况。这也就是诚信原则的体现之一。但是很多被执行人对这项工作根本不在意,真正报告的少之又少。如果我们有了财产报告,那以后想要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那这个也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建议法院应当重视,并强推这项工作,对于不履行财产报告的被执行人,依法予以罚款或拘留处罚。对于

说的很好.现实是创业失败比罪犯还罪犯,金钱社会只看钱[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不能对负债累累的倒地者不但不扶还要踏上一只脚当敌人来打击,难道借贷创业失败了就是罪人吗?

2023-03-04

提出该问题的人,看来并不是个法律人,不了解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入刑因技术障碍少之甚少,没能充分利用这一刑罚手段震慑老赖履行义务!更谈不上滥用了。

2023-03-04

这不是在保护老賴吗,不拿钱既无视法律的尊严,又无视债权人不拿你怎么样,更无视我国的法律不会把它怎样,就是该民事转刑事,法律才有效力,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2157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