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如何看待河南答题卡调包一事调查结果通报:四名考生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

如何看待河南答题卡调包一事调查结果通报:四名考生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
/uploads/question/20220216/qv0qub2ddlv

“答题卡调包”调查落幕,针对自主招生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应启动

河南省纪检监察部门公布了针对“答题卡调包”举报的调查结果。其实,在河南省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结果公布之前,很多网友均有了对此事的基本判断,调包的难度太大,不太可能发生调包,更怀疑是考生说谎,脑洞大开地把考得不好说成是调包。纪检监察部门按照调查程序对调包举报进行的调查是令人信服的,有关调包的纷争应该平息了。

但是,由“答题卡调包”牵出的其中一名考生苏某自主招生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却还需要启动调查。进行调查的不是纪检监察部门,而应该是自主招生高校。因为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要对申请自主招生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如果材料弄虚作假,应该视为高考作弊处理。虽然苏某只通过初审,最终没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但是,仍有必要对其提交的论文由高校的学术委员会进行调查,如果确认是抄袭,那么,应该报省教育考试院,作为高考作弊处理,要停止其高考资格一到三年。

“调包'调查和自主招生调查是两回事。并非对其举报调包的报复,因为举报是其本人的权利;而调查自主招生申请材料造假,这是维护自主招生公信力的要求。对自主招生的申请材料保留永久追溯权,是十分重要的,这告诉考生和家长,不能以弄虚作假方式,走自主招生捷径,哪怕通过造假一时侥幸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甚至被录取,但只要发现当初的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也将取消大学学籍,追究造假的责任。因此,期待“调包”调查落幕后,启动针对自主招生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

2022-02-18

河南有四个考生声称自己的答题卡被调包了,他们的成绩,都是两三百分,属于最差的。 在招生办查了试卷答题卡后,有一个当场承认答题卡是自己写的,另外三个则要求鉴定笔迹。


今晚鉴定结果出来,三个人的答题卡全部是自己写的。同时,河南省纪委还掉出了从考试到试卷批改的全部视频,感谢现在技术的发达,让这件事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悬案。


事实上,在事件最初的时候,我就和一些朋友一起怀疑,是这四个孩子随便给家里这么一说,每年高考后,至少有几钱发挥失常的,随口说一句答题卡被调包,再正常不过,只不过今年碰到了几个认真的父母罢了。


事实上,这一起乌龙,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父母,或者说,是父母望子成龙心情的迫切和孩子不争气的成绩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这样的局面。


最典型也最执着的就是郑州一中考生苏小妹。新京报是第一家介入此事的正规媒体,但是记者的方向却走偏了。尽管行文客观中立,但是某种程度上记者也相信答题卡被调包了,而没有怀疑女生和他的父母。

苏小妹的父亲苏先生是周口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据说是一个科长。正常情况下,苏小妹应该在周口市的高中就读,周口三中就是一个重点中学。 但是,苏先生却把女儿送到了省会最好的中学郑州一中。从周口到郑州,也有两百公里,车接车送,也非常辛苦。周口的初中生,是无法到郑州一中去读高中的,苏先生一定费了一番周折。

看上去,他在省会的关系还不错,不但能把孩子送到郑州一中,也可以从招生办拍下女儿的作文试卷出来。一般来说,去查试卷,都只是重新核算总分而已,很少有人能再次看到自己的试卷。 女儿在郑州一中的成绩不好,虽然自称考过600分,但是在学力评估上,大多数科目都是C。其间,苏先生还把女儿送到了郸城一高去学习,郸城一高是最近几年崛起的高考神校,但是,苏小妹到郸城一高后并不适应那里的气氛(非常艰苦,又回到了郑州一中。

周口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到底让孩子去郑州一中还是郸城一高,其实还是颇费思量。从周口到郑州,是人往高处走的上升,从周口到郸城,则是屈尊,但是为了能有一个好成绩,也值得一试。 中国的新闻很多都会反转,在看到苏小妹的答题卡多半没有调包的情况下,有媒体查到,苏小妹曾经在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来参加北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这两篇论文,都是原封不动的抄袭。 很大概率,抄袭论文和苏小妹无关,而是父亲在一手安排。

在这系列事情中,我们看到一个为了女儿能读大学想尽一切办法的父亲。一个强势的,想为女儿铺就美好未来的父亲,一个专制而又执拗的父亲。 有了这样一个父亲,苏小妹答题卡伤的涂改也就可以理解:这也许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过去的很多年,她一定演得很辛苦。把考号05涂改成06(其实这对成绩并不影响,试卷统计主要靠条形码),只能算小小的恶作剧,等成绩出来,就随口说一下答题卡被调包了,那么,在试卷上做些手脚,也就算一点“证据”吧。 这是最后的摊牌。

对苏小妹来说,这是金蝉脱壳。“答题卡被调包了”,这是一个解释,大多数父母是不信的,或许即便相信,也知道这是靠自己努力无法扭转之事,只能接受。 但是苏小妹还是错了。她父亲是一个检察官,而且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他一定要自己的女儿成功。他让女儿默写试卷。这难不住苏小妹,她当然要“默写”一个不同题目的作文,但是很可惜·,最后她写的作文内容,和自己试卷上的还是一致的。

对这样一个父亲,你还能说什么? 它反映了中国某种现实。即便是体制内的中产阶层(地级市检察院的科长),即便他拥有一定的人脉,还是无法直接给女儿一个好的安排,而是必须让女儿参加高考这个大厮杀。 即便只是一个地级市检察院的科长,要爬升到这一步也不容易。他想让自己的女儿更进一步,读一个好的大学,如果不能实现阶层的上升,至少能够过上不低于自己的生活。

但是,这很难。 哪怕他使出浑身解数,发论文,把女儿送进全省最好的高中,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寓言:对“下中产阶层”(中产中的靠下群体)家庭来说,出国读书的希望很小,还是只能走高考这条路,如果失败,下一代的生活,可能还不如自己。

感谢邀请!

最近,从人民日报到新京报,N多媒体都在密切关注“高考答题卡被调包”这一热点新闻,当然,在调查结果公布前后,大家也是婆说婆有理、各说各的观点,缺少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不过,当河南省纪委监察委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国媒体还是齐刷刷地选择了相信河南省招办。

信息时代,质疑成了许多媒体的卖点,尤其是无良媒体,并且,人们质疑得快,相信得也快,网络发达嘛。当然,大家遗忘的也快。

所以,从质疑到信任,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事件折腾了全国媒体一大圈之后,最后还是到了赢得全国各方围观者的信任的点上,无论于公于私,总觉得大家都应该相信调查结果,不要不经大脑就轻信哪些自媒体上的各家之言,毕竟它们不在一线,也只是“搬运工”,说不准为了博眼球、提高阅读量,就不负责任地胡乱造谣了。

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一场风波释放了不少正能量。首先,至少这一调查结果把那些想“调包别家孩子的好成绩”的坏念头给威慑住了,它表达了国家对这件事的重视,发生这类事情,不论何时,都将受到国家的严格审查,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公正、公平参考,通过“学渣-学霸”答题卡调包,这绝对是违法的,不仅会遭到群众的拷问,而且必然遭到国家的监管和审查。

每个人都晓得,河南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在河南考一所985、211,乃至“双一流”高校,难度甚至比山东考生还高,所以,“合理质疑”是应该的,“怀疑”就有点过了。几十年来,国家一直在从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促进高考公平,像合并录取批次、取消文理分科、颁布针对本科专业的《国标》、“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

其次,明年、后年和将来的“高考答题卡”、中考答题卡等各种考试答题卡的官方监控将升级,国家将更细腻、贴心地照顾和保障高考、中考群体的合法利益,更加提前、预先地呵护大家的情绪反应,因此,今后高考答题卡的权益,大家再也不用担心了。大家只需要努力学习、勤恳奋斗,向身边的、媒体上的学霸们看齐和模仿就成了。

这是一个充满痛点、有待各种“刺激”的新媒体时代,合理的质疑是过程,相信高考体制,相信省招办和国家,这些才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根本。谁不想让自家孩子考别家孩子更好的成绩?读更好的院系和专业呢?谁脑子里没点歪主意呢?……这些都没什么,最关键的一招时,国家永远站在群众和人民的合法利益一边,时刻维系群众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总的看,答题卡权益引起了全民的关注、得到了河南省纪检委的调查和保护,这使得高考的公平、公正又少了一个大死角,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圣达信教育梁挺福)

2022-02-18

千呼万唤之下,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希望能起到定纷息争的效果,因为此事,无论对考生还是对高考本身,都造成了伤害!

看了新闻报道,其中一名考生苏小妹的父亲,查分当天从省城回到老家,本想邀请三五好友一起聚聚,在吃饭时宣布女儿分数(估分627,通过了自主北师大自主招生,可以上个985高校),大家高兴一下,没想到一则查分短信,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因为相信女儿不会撒谎,所以走上了举报之路,其他三名家长也是如此,为了寻找真相,这四位家长走到了一起,这就是引起国人侧目的“河南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事件。

事情出来后,网友明显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调包的难度非常大,孩子在撒谎,连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言是真的;一派认为此事有蹊跷,为什么会有涂改,一定要查清事实真相,给家长、社会一个交代!

在这期间,四名的个人信息也被爆出,比如学业成绩、比如其中一名考生是复读生,前一年也就考了200多分,比如苏小妹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在这种情况下,考生的压力可想而知,据说苏小妹看到网友的评论,一边看,一边流眼泪。

此事也给有关部门造成了很大压力,毕竟高考事关每一个家庭,出了一点问题,那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此之前,有三位考生看过自己的答题卡,而另一名考生李闻天没有,在8月8日下午他看过自己答题卡后,承认是自己笔迹,放弃了笔迹鉴定。

现在,经过调查,谈话、查看监控、笔迹鉴定,确认了考生的答题卡并没有被调包,全部是其本人的笔迹。这样的结果,不知三位家长能不能接受,不知三位考生又如何对家长、对社会作出解释?

由于四位考生的基本都已选择复读,还得面对新一轮的冲刺,希望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大家就不要再关注此事了,不要再给他们压力了!

  河南省纪委所公布的调查结果,指出四个考生的答卷均为本人的所答,不存在调包现象;包括考生答题上的姓名、考生号涂改也是考生本人所为。这个调查结论是在查看了考生答题卡、结合笔迹鉴定结果、调看考场录像、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所作出的。

  我是一名高考工作者,所以对此事也特别关注,对四个考生所反馈的信息、疑点及有关证据都深入分析过。8月7日,我在群情最汹涌的时候就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从调包的难度、风险、收益三个方面认为调包行为在逻辑上不成立,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所遇到过的考生在高考成绩问题上撒谎欺骗父母的的案例,指出了除调包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那篇问答文章发表后,虽然得到了不少理性网友的认可,但也遭受了大量网友的指责,可见我们的社会地高考公平的信心还是十分脆弱的。

  河南省的调查结论公布后,我感到非常鼓舞,我自己所从事的高考工作还是能经受住考验的。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高考、相信高考——今天的高考,公平性是完全能够得到保障的。

  曾经的高考确实有过不少舞弊行为,但那已是过去。首先国家对腐败的重拳整治也完全覆盖了教育领域,另一方面高科技手段全面融入了高考,一方面是考生身份的认定,现在最简陋的也采集指纹了,部分省份已推行人脸识别,相信很快会全面推广;二是全国高考考场监控100%全覆盖;三是试卷从命题、运输、考试、扫描,保密措施相当严密,除了试卷在考生手上的那2个小时外,其他环节是全天候不间断在公安(武警)的守卫监督之下,且中途运输有移动录像监控,固定工作场所有实时监控。在这样的环境、措施之下,既没有人能做到调包答卷,更没有任何人敢作死犯傻去调包答卷。

  希望那些不相信河南纪委调查结论的人们,多了解一下新高考,不要永远活在黑暗里当喷子。如果你相信国家在惩治腐败方面的决心,充分了解新高考在制度设计、技术防范上的进步,相信你不会对河南省纪委所公布的调查结论感到沮丧,而应该是感到鼓舞。

2022-02-18

这是我早就预料之中的。

我早就说过这是无理取闹,高考可以说是在中国
唯一最公平的事了!当然,出了死亡!(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几十年高考走下来,高考制度、高考工作流程在中国都是非常成熟的。不可能让高考试卷调包这种事出现的!

那么,为何这次又会出现引发如此轩然大波的事件的呢?

皆因那位“神通广大”的JIAN CHA官爸爸+信息时代自媒体发酵!

事件中最牛逼的主角苏小妹,在她科长爸爸的一路关照下。从遥远的周口“违规”来到省城郑州读书,车送别接不算。甚至还请了一位亲戚陪读,为了女儿,这位科长大人也是下了血本的!为了女儿,科长爸爸不惜通过抄袭为女儿发表两篇论文。企图能过重点高校的提前自主招生。只是因为自己女儿水平太烂,实在扶不上墙。等到高考结束,分数出来,“牛爸”当然难以接受这样结果。居然能够违反规定,动用关系看到女儿的试卷并拍照。最后还上传到网络,引发舆情沸腾!我估计苏小妹之所以配合她爸爸“表演”,皆是因为来自“牛爸”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各位围观的大神也该洗洗睡了!

2022-02-18

还是我在三天前就说过的老话,如果考虑作案难度、作案风险、反侦察以及作案回报,只有天下最笨的内鬼才会去为了给四个学生调包而冒这么大的险,所以我当时就认定这个事情子虚乌有,应该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应付家长而撒了个谎,结果家长当真了。

调查结果:经查看监控视频和调查核实,4名考生所在考场考试组织管理严谨规范,考务人员认真履职;4名考生各科高考场次的试卷和答题卡在启封、发放、回收、押运、入箱、封箱、出库、扫描、识别等关键环节均按规定程序规范操作,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高考调包的事情虽然结束了,但是引发的蝴蝶效应还没结束:郑州一中部分学生涉嫌论文造假、质量低下,不满足自主招生标准,引发了公众对自主招生环节的大规模质疑,郑州一中有四名同学的自主招生资格恐被取消;以后自主招生恐怕会受到更多限制——标准会更高,范围会缩小,这是好事——

没有一场公平的高考,寒门子弟拿什么和富二代一争高下?靠素质教育?

素质体现在哪里?体现在高中生能够发多少篇各行各业的论文么?寒门子弟根本得不到这样的信息渠道,这公平么?


而这一场风波,包括后面的余震,全部源自郑州一中的苏小妹和她的父亲苏检察官。这件事之所以能在今日头条和微博上放大,引发中产阶级的集体恐慌,完全就是因为有一个郑州一中的苏小妹,估分600却考了300分,苏检察官又通过渠道发现各科准考证号还全都不同,有涂改痕迹;于是用Icerain369的微博账号发声,引发媒体和舆论关注。


然后大量郑州一中的同学出来论证苏小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郑州一中是个省重点,苏小妹通过了北师大的自主招生初审等等,论证苏小妹不可能只靠这么一点点分数;那时舆论中也已经有认为这件事子虚乌有的声音,都被郑州一中优秀学生苏小妹才考300分这样一个论据怼得哑口无言,包括我。


然后就是事情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下去了。先有网友对苏小妹发表的两篇论文提出了质疑,认为涉嫌大量引用和抄袭,苏检察官却声称只要查重不超过30%就不算抄袭;接下来各路神仙都开始质疑郑州一中学生发表论文的事情,现在已经有4名郑州一中学生的自主招生资格正在被调查;我统计发现2018年郑州一中有17名学生发表文章23篇,其中8人获得自主招生资格,清单如下:

而对苏小妹家庭的质疑也纷至沓来,微博网友发现苏小妹的父亲苏检察官在微博上做出了很多与公职人员身份、与人夫人父身份不符的事情,于是纷纷去苏检察官的微博和相册围观,还加上了#宝藏苏检#的Tag,苏家一时间深陷舆论漩涡。


这次人民日报公众号发布了调包案的调查结果,结论是无调包情况,那么苏家就此丧失了最后的舆论高地;又影响了其他同学的自主招生资格,还可能导致以后自主招生的审核更加严格;后面的日子,苏家恐怕在郑州当地很难呆下去了。


舆论是把双刃剑,在引发关注的同时,引发舆论者也会被人用放大镜聚焦,一个不慎,事情就会彻底失控。但这次的舆论失控是好事——自主招生对寒门子弟太不公平了!!!



2022-02-18

其实得到这个结果也正常,只是有的人阴谋论观点太利害了,总是以为有人手眼通天可以真的掉包,加上某报含沙射影的言论,导致事情被越传越离谱,不过随着后续试卷的核查,随着相关学生信息的逐步曝光,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高考是一个真实检验学习能力的平台,最终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各种考试差距不会太大,这几个平时本来200多的高考最终也不过如此,如果600分才是不正常。只是不知道家长到底被蒙骗到什么程度了,或者说家长是不是从来没有和学校沟通过孩子的成绩,居然完全相信孩子就是学霸发挥失常,如果稍微了解一点,也不至于如此折腾招考部门,也不会在全国人民面前出丑。

除了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营造某些潜在可能,即可能存在不法行为,当事人家长因为是公职人员,加上能够把试卷都拍摄出来,还向有关部门举报,这一切执拗的行为,更加加深了怀疑的种子,即使高考监管越来越严格,也抵不住某些人的无端猜疑,本次招考部门积极应对,不仅仅是维护高考的公正性和权威,也是彻底打消民众的质疑和舆论的揣测,手段和效率都是值得称赞。

虽然招考部门一度被攻击,但是经过本次危机考验,高考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会基本得到民众的完全认可,以后类似仅仅是学生谎言引起的闹剧会杜绝。至于学生家长,不会被有的人抨击的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是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会让其反省,只是这几个学生诚信记录估计悬了,一时的虚妄之言可能影响很多年。




2022-02-18

曾经做过十余年的记者。多年的记者生涯给我养成的习惯是努力接近真相,不要受情绪左右,一面之词往往是靠不住的。

河南答题卡掉包事件一开始舆论是有些向考生倾斜的,这与民众对部门法规与程序的不了解有关。此事件一出,我就问了家兄。

家兄是合肥最著名的一所高中的语文教师、常年当班主任,曾经参与安徽的高考自主命题。参加高考监考更是很经常的事。

家兄坦言,这事不合逻辑,高考监考规则让考场更换答题卡“难于上青天”。你要搞定全场的监考教师,还要搞定后台的监控人员,而且高考试卷的收取也是有规则的,如何调换,后台监控一览无余,如何这么多人在一起窃窃私语,上下其手,谈何容易。

家兄笑言,一是高考座位安排随机性,权力者如何保证看中的那个学霸就和他孩子在一个考场。二是监考教师也是监考临考前才各自知道的,家长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搞定这么多监考教师。监考教师不傻,知道帮考生更换答题卡是什么性质的事,不是行政处分是

牢狱之灾。谁会冒这个险,谁敢冒这个险。

他反言之,如果家长有这么大的能量,他完全可以从名校大一新生中找个学霸替考,这样的舞弊要难度小很多,他能做通那么多监考教师,找个貌似的人李代桃僵进场应是不再话下,舎易而取难,除非那个权力者脑子进水了,而且后者作弊取得好成绩的概率更高。

安徽有三届文科高考状元出自家兄门下,他曾说,优秀的学生进大学一年后,再返考场,拿个一本该不是问题。

很多人相信权力的力量,认为在中国,权力所及的地方没有办不到的事,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情绪,于是大家都去接近权力,通过权力去寻找成功的捷径。于是相信了有人能一手遮天,在考场上偷梁换柱,更换答题卡。

2022-02-18

关于河南四名家长实名举报质疑孩子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本人从一开始就没相信过这几位家长的说法。本人这几天一直关注事件事态的发展,现在终于有了定论。争论当休了!

一、众所周知,高考可以说得上最严格的考试了,有着一套非常复杂而严密的程序,要想调包作假难于登天!

二、大家再看看事件出来后,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调查结果,四名考生成绩无误。并且附带了四名当事考生中其中三人的会考成绩及其中一人(往届生)2017年的高考成绩214分。这三名应届考生今年的会考成绩,其中考得最好苏姓考生也只得了一个A,其他成绩几乎都是B和C。另外两个人的会考成绩就更加惨不忍睹了,连一个A都没有!上学高中,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会考题比高考题简单多了。会考都考成这样,高考考二三百分太正常了!所以,考生撒谎的可能性极大。

三、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发布四名考生成绩无误的结果后,社会上的人还是不满意,认为没有纪检委介入,不可信。现在纪检委也发布了经过字迹鉴定后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成绩无误,不存在调包。

四、在此事件的调查过程中,还出现了有考生当场承认没有被调包以及查出有涉事考生抄袭论文的案中案。还牵扯出其中一位考生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好高中,多次想办法给其转学的事实。明眼人多少能看出点什么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高考作为我国最严格的考试,其权威和公信力不容恶意诋毁!事实上,这件事情在网上的持续发酵已经对高考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损伤,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偏听偏信,一些别有用心的煽风点火,其心可诛!谣言止于智者!



为什么苏某高考只有335分,却能通过北师大的自主招生初试?

因为靠的两篇抄袭论文。“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事件,河南省纪委和监察委的最终调查报告出来了。

根据鉴定结果和现场视频,四名学生的答题卡都是他们自己所写,所谓的条形码及个人信息涂改系本人所为。没有调包,没有黑幕,更没有阴谋论,这就是一场全民尴尬的闹剧。

也就是说,分数是他们真实实力体现,其中一名考生苏某为何能通过北师大的自主招生初试?她是凭什么呢?

根据媒体报道和调查,她是凭借两篇抄袭的论文,一篇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该文系全文抄袭自《科技与创新》2014年22期的《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另一篇论文《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摘抄式抄袭自中国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者、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

其父亲表示:“天下论文一大抄,抄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全抄,要变成自己的就要改动,查重率超过30%才能算抄袭。”

呵呵。

有人说,苏某靠一己之力揭开自招黑幕~这话,可能真的没有说错吧,天下论文一大抄,也算是一种黑色幽默。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6603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