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如果一个公司股东太多,该如何分配股权比较合理?有哪些建议?

2020-05-09

要有一个大股东,建立持股平台1、要有一个大股东

无数的案例和教训告诉我们,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领头羊,这个人负责全局,在股权上也是大股东,如果股东比较少,占股70%、60%、51%都可以;如果股东比较多,怎么办,这个时候如果股权比较分散,那么至少也要是相对大股东,也就是是单个最大的股东,并且他的股份比第二股东和第三股东和第四股东的总和要多。

大股东>二股东+三股东+四股东

2、股东数量很多的时候,就不要直接持股了

2.1、大股东代持,由大股东代持其他股东的股份,减少直接持股的股东,直接持股,未来股东变化比较麻烦。

2.2、建立持股平台,把其他股东都放到持股平台中去,这样也能减少直接持股的股东数量,即便未来小股东有变动,也只是在上层公司变化,不会影响主体公司。

3、公司的直接持股股东不要太多,所以题主的考虑是对的,当股东数量过多时,利用双层持股结构就轻易解决了这个问题,公司创始人要保持控制权是有很多的方式的,直接持股占有大股权比例、双层持股控制方法、董事会控制方法、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方法等等都可以实现。主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业余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有更多的干货咨询合作请私信

2020-05-09

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公司的治理结构。所以,不管是股东比较少,还是发展到后来股东比较多,股权设计方案都需要比较谨慎。

上市公司和创业公司里,都有很多因为股权撕逼的例子。

比如2017年万科的股权之争,最后以王石退场落幕。之后,上市公司中的白马股伊利和格力,都立刻有了应对“野蛮人”的举措。背后,担心的其实还是股权之争重演。

同样,汽车之家的创始人被新股东踢出局,甚至乔布斯第一次从苹果黯然离场,甚至最近因为“退押金”被推到风口浪尖的ofo,归根究底,背后都有股权之争的影子。

当投资人和创始人之间,因未来公司发展的问题,有了争议,如果创始人没有对公司绝对的控制权利,创始人所带领的管理团队就很难推行自己的构想,容易受到投资人的掣肘,成为公司运营非常大的风险。

所以,公司的股权设计,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大股东或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这不一定体现在占最多的股份,而在于拥有多少投票权。

具体的持股比例,可以是绝对控股型,占比67%以上的股权。比如,王卫持有顺丰68%以上的股权,在上市公司中,算是大股东持股很高的,他当然就有绝对的控制权。

还可以是相对控股,占比51%以上的股权。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成立的很多合资企业,基本是采取这种股权结构,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国企,也是类似的股权结构。因为小股东持股比例也不低,也会有董事会席位,可以影响公司部分决策,但在关键问题上,大股东还是可以发挥控股优势,比如核心管理层的罢免,战略方向选择。但是,这也容易出问题,比如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案例,有些就因为不了解当地法律,没办法很容易实现控制。

最后就是不控股型,一般是大股东占比20%左右。有一定的优势但不控股,创业公司为了融资需要,通常会选择这种方式,但要注意保留投票权。比如现在互联网创业公司比较流行的一票否决权,以及同股不同权,都是为了不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

当然,也会有很多特例,比如华为,是典型的员工持股,任总的持股比例还不到2%。再比如之前出现股权之争的万科,在王石引入华润之后,华润虽然是大股东,基本不干涉万科管理层的经营,是撒手掌柜,大家也都相安无事。但还是需要谨慎,避免股权问题成为未来的隐患。

股东比较多,不是分配的问题。

更多的是权力分配。

公司刚起步阶段,应该把控制权掌握在少数股东手中。这样便于公司决策。

在股权设计上就需要通过公司章程,持股平台或者说是投票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股权代持等把控制权归集到一个人身上。

对于利润分红可以按照资金的比例来分红。

当然最好不要一下子把股份都分完了,还要考虑到预留股份激励团队以及融资。

因为不了解你公司,所以就几个方面先说一下,因为这个想具体给出合理建议,必须是结合您公司的现状以及股东的类型的。可以添加我的微信15137375840.杨华龙。

1,股东多的话如果是管理型股东,可以再成立一个持股平台,让其间接持股。这样不会股东人数多不便于管理,并且可以回收表决权。也是要结合公司当下的类型与发展现状,。

2,如果是资源型股东,可以约定转化时间与转化率,签订相关的协议,做好进入与退出条款的设定。

哪还有技术与资金型股东,当下发展以及股东的现状和公司未来的发展。不了解情况的分析也没有太多的用处,可以添加微信或者打电话沟通。

全员合伙,

这条路肯定是对的。

(不然光用工成本就足以压垮公司)

人这么多,又如何平衡各方权益?

第一步先分两类人:

第一类:运营者,即全职参与的人

第二类:非运营者,完全不参与运营的人(只投资拿收益的人)或者做兼职的人。

在股权上,第一类人全部股权占比在51%~70%;第二类人的股权总比例在30%~49%。

第一类人继续细分:

按营运流程划组,比如你的自媒体公司:

1、内容生产者:包括内容规划的人、信息素材采集的人、整理编辑的人。

2、技术服务者:包括内容发布的人、网络客服和数据统计的人等。

3、运营管理者:就是制定规则、协调组织、管理事务性工作的人。

4、财务管理者:负责财务的人。

(最少的架构要保证以上四个)

在合伙人中找出能够负责每一组工作的人,这四个人就是核心成员,占据股权的多数部分。

如发起人也是运营管理者,占34%的股权(一票否决权),其他三个各占10%,剩下16%是其他全职者。

20%是非运营者的。

这里有个点要注意的是,非运营者要明文确定不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得扰乱经营决策。

同时,有一点是可以鼓励非运营者做的,就是让他们在信息素材采集上,人人都可以参与(也仅仅能参与这件事),一旦公司采用,每次都有奖励,把合伙人激励起来。

2020-05-09

公司分配股权、设计股权架构,并非泛泛而谈、套个模板就可以,而是要对症下药,匹配公司的发展战略、资本规划。

公司这些股东中,哪些是联合创始人?哪些人是有核心资源的?哪些人是业务骨干?是否有外部投资人?公司是单一业务还是多元化经营?公司融资需求大不大?资本运作的计划如何?在设计具体的股权架构时,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这里我仅仅针对“股东太多”这一点,讲一下由此引发的常见问题,以及对症下药所常用的方法。

引发的常见问题

1、核心创始人的股权比例过低,控制权不稳、决策不畅。

2、未来股东退出麻烦,股权结构不稳,影响公司经营以及融资上市。

3、过早将股权给出去,未来再引入高手、或是融资时候,没有多少股权可用。

常用的解决方法

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要以终为始,面向未来。否则,将来再做股权调整,成本往往很高。

1、总体原则

(1)一股独大

(2)分层持股

(3)内外分离

2、常用手法

(1)金字塔式控股,通过杠杆以小资金博得控制权

(2)架设平台、间接持股

(3)一致行动人协议

(4)分槽喂马,部分骨干在业务单元持股,未来再通过赛跑机制转换

(5)如果是计划未来海外或者港股上IPO,也可以考虑AB股。

(6)公司章程、补充协议等方式另做约定

东掌通咨询,企业顶层设计引领者,股权咨询领域的拓荒者长期深耕于企业管理、股权设计领域,期待您的点赞与关注了解更多详情欢迎登录东掌通官网

2020-05-09

看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以及帮助的资金大小进行分配,这是根据后期去融资,你和投资人一块商量的公司市值和他所投的钱进行分配的。

2020-05-09

一个企业的根本是股权,大多数企业老板都自以为企业要做大做强才思考怎么分配!却不知道,企业的快速创新转型,需要利用股权吸引人才和资本拉动创新一定会涉及到股权设计!更不幸的是很多知名企业家因股权分配不科学,被逐出企业,锒铛入狱!黄光裕,吴长江,潘宇海郭建新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有的老板会说,等我的企业有价值了,我再做股权设计,等企业做大,挣钱再给员工分股权,很多企业家都陷入这种误区,今天谈股权不是单纯的将股权激励,(单纯的谈怎么分钱),事实上有很多企业,你给员工分股权,员工还不敢要,有没有?你给他股权,你让他花钱买,他却懒得买,不愿意卖,为什么?

企业创新需要注入人才及资本拉动。股权分配需要科学化,系统化,否则将给企业埋下无数隐患!因为企业没有价值,但是反过来,企业的价值怎么来?它需要有资本,资本怎么来需要有人才,因为只有资本和人才的进入这个企业才能真正的创新,创新是需要用钱烧出来的,美国的企业为什么创新速度快?

一、股权激励的目的

1、是一种动态的利益平衡手段

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想通过付出获得一定的回报,而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回报是大多数人追求的方向。辛辛苦苦给老板打工,没有足够的利益能够长久让最优秀的人留下了工作么?答案是不能,因此需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企业的发展平衡。我想那么多的自立门户的企业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回报。

2、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

对于实股而言,激励对象是需要拿钱进行购买的,因此如果企业估值1亿,开放30%的股份进行融资,因此可以融资3000万,对于某些成长性较好,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股权激励中的融资也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3、对内部核心员工做长期激励

企业行为可以分为短视行为和长远行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和核心员工同样如此,对于短视行为是非常难易避免和规避的,但是长远有效的股权激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4、促进公司成为百强或百年企业

反问:你见过那家世界百强企业没有做过股权激励?

5、吸引人才

这个道理和第一个是一样的,要达到一定的利益平衡,才会有最牛的人愿意加入进来。小企业根本给不起那么多钱,但还想用牛的人,怎么办?只能用“股权激励”这种希望来吸引。没钱的时候至少要有一个希望。

二、如何避开股权分配陷阱

1、公平是股权分配的基础

公平分配股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激励各个创始人,提高其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把创业项目做好、做大。股权分配不公平的初创公司,基本上很少有能成长起来的,甚至会在还只是构思着准备创业的阶段,就让创始人团队分崩离析。

股权分配的公平性,取决于“创始人贡献及其市场价值是否与股东获得的股权相匹配”。这是股权分配的基础。公平是一种心理需求,既包括对自己付出和收获的感受,也包括看到他人付出和收获后的感受。确保创始人的贡献及其市场价值与股权相匹配,目的在于尽可能让创始人既满足于自己的股权比例,也不会愤懑于别人的股权比例。

2、公平不等于平均

公平分配股权,不等于平均分配股权。因为各个创始人的贡献及其市场价值,很难说是完全一样的。既然每个人的贡献不一样,那么平均地分配股权就是不公平的。

平均分配股权,很多时候并不是真正的商业决策,而更多的只是人情上的妥协。因为大家不好意思协商和量化各自的贡献,或者漫天要价而不能理性地看待各自的贡献,为了能把团队拼凑起来,而凑合出来的一个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从一开始就是“凑合”,那将来必然会再次引发争执。大部分时候,关于股权的争执,要么会让某些遭受不公的创始人正当利益受损,那么更会让企业被完全拖垮。

3、平均等于低效

平均分配股权,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每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也意味着,一旦发生争执,创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大多数创业团队而言,一旦发生无法解决的争执,很容易发生某些团队成员收拾好东西径自离开创业项目的情况,而这往往会导致本来前途明朗的创业项目瞬间分崩离析。回过头看看,从古至今,专制社会有“帝王”,即使是民主时代也会选举一个“总统”,可见任何团队或社会都需要一个“拿主意”的人。

所以,创始人团队中,必须有某个人“一股独大”,当然,不用大太多,多一点点、可以产生控制权就可以。毕竟股权不仅与决策权、控制权有关,也与财产收益相关,多太多,在财产收益上就不一定公平了。

4、信任是合伙的基础

信任是创始团队的基础。如果没有信任,创始人就会难以信任其他创始人的决策,也就难以信任地把控制权交由某个创始人。可以说,平均分配股权的背后,往往是创始人之间缺乏互相信任的结果。

创业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创业团队就是背靠背互相支持的兄弟连。如果不能互相信任,就很难高效的合作,大量的精力将陷入在团队的人际纷争中,团队也没有战斗力可言。同样,如果没有信任,创始人之间就很难在股权分配问题上进行建设性的讨论,藏着掖着和漫天要价,都无法做出合理的股权架构。

2020-05-09

股权太分散了,没有凝聚力!按比例分配服众!

2020-05-09

公司股东太多,一定要有一个灵魂性的人物,在有纷争的时候能一锤定音,避免意见不统一,无法形成有效决议,形成公司的僵局。

公司的表决权和分红权可以分离设计的。

因为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太少,很难去给一个准确的答案。

股权的分配多少需要对于每一个股东对公司的贡献进行衡量,只出资,不参与运营的可以只享受分红权。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3254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