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被妈妈批评17岁男孩跳桥,现在的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被妈妈批评17岁男孩跳桥,现在的家长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uploads/question/20220309/y2pcvwmmfpj

4月17日22时,上海卢浦大桥,一辆白色轿车刚刚停下,一大男孩就从车里冲下来迅速跳下高架桥,全程不到5秒钟,其母紧随其后,也没有抓住孩子,遂跪地痛哭。

原来,男孩今年17岁,上职校二年级,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批评后愤而跳桥,之后民警在桥下绿化带发现了孩子遗体,而孩子此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啊,什么时候才不在人间上演,一个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了17年的大男孩,如此决绝的选择跳桥轻生,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我们不曾体验的痛苦?然而,父母呢?自己亲身养大的孩子说没就没了,这让父母后半生怎么活?

随着青少年自杀现象的连年攀升,如此避免这种现象也不得不令人重视起来,而最该反思的就是我们做家长的,在孩子学生压力,生活压力空前高涨的今天,家长只有正确的进行教育教育,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才能护佑孩子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沟通原则:尊重、信任是有效沟通的桥梁,同理心是打开孩子心结,实现真诚沟通的必然通道。

小徐老师常年在一线教学,发现现在太多的家长和老师根本无法和孩子交流,因为孩子的心门早已关闭,家长和老师一开口,孩子就知道他们要说什么,无非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大道理,无非是一些凌驾于孩子心理感受之上的指责和教育,孩子受够了,所以他们不和家长和老师交流。

但是,不和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孩子,必定是无助的,内心的认同感、价值感和被尊重感一定是极低的,而这种低价值感如果在生活中又遭遇长期的挫折,那么极易被沮丧、悲观的情绪所操作,在父母或老师言语不当的刺激下,孩子就会作出过激的行为来。

所以,家庭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家长要时时刻刻接受孩子,正确的了解孩子,只有时时有效的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家长才能真正帮孩子走出生活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悲观绝望,才能在孩子遇到问题进拯救一把,而不是将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渊。

因此,如果家长和老师想和孩子作朋友,让孩子敞开心扉,那么就要掌握沟通的原则:

1、尊重、信任

有尊重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交流,有些家长,孩子在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孩子刚一开口,家长就听不下去了,马上反驳:“我就知道,这就是你的错,你怎么不想想……”等等这样指责的语言就连珠炮的讲出来了,试想,您既然不相信孩子,既然不用听孩子解释述说,就知道是孩子的错,那还让孩子说什么?孩子不说,又怎能解开心中的委屈和困惑?

所以沟通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尊重、信任。只有选择尊重、信任孩子,孩子才能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家长才能耐心听下去,才能有一颗平常心,去站在孩子角度来分析问题,不夸大也不掩盖,这样分析出来的道理才能令孩子信服,才能帮孩子成长。

2、同理心

沟通的第二大有效原则是拥有一颗同理心,所谓“同理心”就是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感同身受,从情感上先接纳孩子。

例如,孩子闯了祸,被学校老师批评,被同学排挤,此时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无助的,如果家长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指责孩子的行为错误,表达对孩子的失望之情,那么孩子就会更加无助,痛苦,觉得被整个世界所抛弃。而这种情绪一旦不断积累,孩子很难坚强的面对问题,只能使负面情绪堆积下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二、良好沟通的方法

与孩子交流沟通是有原则,也有方法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的转变观念,更好搭建有效沟通的桥梁。

1、学会抱着同情心和同理心去倾听孩子

当家长自己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请家长先学会倾听,无论孩子说出多么过激的话来,请家长一直保持冷静的倾听,不评论,不指责,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是有效建立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有效办法。

现在,很多家长听不得孩子说一些大言不惭的话,孩子一张口,只要言语过激,家长就火冒三丈,恨不得把孩子一切不良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当人在气头上,是需要发泄,而情绪失控下说出来一些过激的话,正是发泄的方式之一,这并不能成为家长指责孩子言行的理由。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倾听。一定要放下身段,抱着同情心,同理心去耐心的听孩子发泄内心的不满,这才是有效输导心理不良情绪的最佳方式。

当孩子倾诉完,发泄完自己的不良心理,而此时家长也没有指责他,那么他的情绪才会安定下来,他的心扉才会向你敞开,而你和孩子之间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沟通。而您当您有一颗同理心,能从孩子的情感需求下手,才能真正打动孩子,而您的生活智慧才能有效被孩子接受,才以指导孩子成长。

2、学会为孩子“挡枪”

从小到大,孩子会遇到无数的问题,有时候是孩子自己的错,有时候是对方的错,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当孩子面对问题时,内心都是惶恐的,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无法预知后果,更不能坚强的承受问题带来的后果,因此,家长要适时的为孩子“挡枪”,从而减轻孩子身心上的压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强大,找到安全感,同时也感受父母的爱和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跟家长说,并愿意听取家长的建议,家长也才能从根本上指导孩子健康成长。

拿小徐老师来说,我儿子有一次在学校和一男孩打架,被“恶人先告状”,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并且对儿子的辩解不予理睬,儿子很生气,对老师态度也不好。于是老师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此事。

我去到学校后,首先做的不是指责孩子,而是为孩子“挡枪”,第一时间替孩子向老师道歉,并承认是自己没教好孩子,给老师带来麻烦,请老师原谅,而孩子请交给我来教育。

当我把孩子领出校门时,孩子哭着对我说:“妈妈,我以为你会当着我老师的面把我揍一顿或者批评我一顿并逼着我给老师道歉,谢谢你妈妈!”

其实,作为母亲,我只做了我应该为孩子做的事,而孩子却从此明白,任何时候我都是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是那个随时可以给他提供安全和好的建议的人,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内心才是最有安全感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3、学会冷处理

当孩子的情绪过于激动时,家长要学会冷处理,要给孩子充分消化内心不良情绪的空间,不要激化矛盾,引起内心的崩溃。

很多控制欲比较强的家长,面对问题孩子,自己先控制不住情绪,自己先暴跳如雷,口不择言,这对一个内心极其痛苦,或者情绪失控,极度悲观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总之,沟通最重要的目标是千万不要激化矛盾,要想办法化解矛盾。

一切悲剧都源于矛盾的激化,而矛盾一旦激化,事情就会往失控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避免出现的情况。

再回头看此视频中的悲剧事件,车子直接停在马路中央,而孩子开门冲出后直接跳桥,相信母子俩在车内一定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是激化矛盾的结果。可怜一个如此年青的生命就这样逝去,给父母留下的是一辈子的痛。

小徐老师最近一直关注青少年轻生事件,每次看到悲剧发生,内心都受到极大的触动,悲痛之余,我希望家长们能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原则和目标,真正学着去做一个温和的、有智慧的父母,真正能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帮孩子去构建更加美好,更加宽广的人生。

不用说,这个17岁的孩子在家里一定是皇帝,从小开始说了怎样,家人都不会逆他的意,一定是千依百顺的,应该怎样教孩子,我来告诉你吧。

10多年前,我的孩子3-6岁的时候,我带着她从广东去广西岳父家,当时小舅也了个儿子,全家人都很宠他,只要他一哭 ,全家人马上进房去哄他,越哄,他就越哭得厉害。当时我就很反感,我对岳父说,不要再哄他了,这样会害了他的,让他独个儿哭,哭到他自己停口,以后都这样,不用多久他就不哭了。因为知道就算哭也没有理他,你越去哄他,他就越会得意。现在再去,他已经小学一二年级了,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大哭大闹,不过还是很调皮,一起出去散步,人家好好的在谈话,他却故意用脚踢起沙尘去胡弄别人。我就一个警告:“你再这样,我脱掉你裤子打你。”他不听,我真的脱了他的裤子打了他,不过是半玩的性质,他知道我说一不二,以后也不懂这样做了,去年我也是这样,他老是跑到我房间来捣乱,我直接把他按床上手脚不许他动,憋得他脸都红了,以后就不敢再乱来了。

小孩是会看人的,他们难缠,遇到比他更难缠的,他们就会变聪明,但如果全家人都对他千依百顺,他们就会相当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谁可以治得了他。

岳父问:“你是怎样管女儿的,她做的每一件事怎么都问过你们经你们同意?”

我从小就对女儿严加管教,一,用老一辈的严来管,错一次批评一次,绝不放过每一个管教的机会,当然,一次做好了是会表扬和奖励的,但千万别奖太多,你可以洗一次碗奖五毛,让孩子感受到靠劳动挣酬劳的甜头就行,考试成绩好就奖书本。从小在车上她哭闹,我就停车,让妈妈把她扔下去,我让她知道,想要什么,哭闹是没用的,但有征求父母意见,什么都有话好说。

到她长大一点,读初中高中了,我每次见到她,都会把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大学生情杀案、空姐打滴滴被杀……还有自杀案,我会跟她谈论,问她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样。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呀 。

再谈回这个自杀的男孩,不用说,父母从小就没有像我这样教孩子,十次出错,可能只有一两次批评,其它的还有人护着,顶撞父母也有人袒护,从他在车上跟母亲吵架马上自杀,就知道这人从来没受过挫折。当年我女儿去参加才艺比赛,十秒钟被“叮”走了,我们还觉得高兴,因为这是一个挫折教育,让她知道,自己不够努力,而在外面,这只是其中一个小挫折,她还要面对更多的挫折。

反观现在很多的家长,一件小事就到学校去刁难老师,打老师有,告老师的人,这几十年来都是这样护着孩子的家长,现在报应的候来了,这样的事以后会更多,血的教训,让你还护着你的孩子,让你还动不动不许老师体罚学生,骂两句批评两句都不行。溺爱是一种毒,是一种慢性毒药,如果马上会发作,那你的孩子还有救,可这种毒一般要十几年几十年才体现出来,到你发觉的时候,想抓住他的脚不让他死也是无能为力了。

2023-09-24

看到这个题目,心中非常压抑。对痛失爱子的这位母亲深表同情!对这位轻生的少年,深表惋惜和哀悼!

看了许多朋友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侧面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一、加强劳动锻炼。现在很多小孩,特别是城市里的小孩,除了上学时在学校打扫一下教室外,几乎不劳动。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就是玩的生活。饭菜端上桌,吃完就走人,水果削了皮送到手上,开水倒在杯中送到嘴边;衣服袜子脏了,向旁边一放,第二天起床穿干净的;很多小孩上学专车接送,很少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更不要说走路了。年纪虽小,但生活方式却是养老模式,甚至比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过得潇洒、滋润的多。由于衣食住行无忧,根本体会不到大人的劳苦和生活的艰辛。所以,眼中无人,更不会把大人放在眼中。因此一定要增加劳动课程,除了能够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外,还要帮大人做家务,以及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其从劳动中增长知识,感受生活,解读父母的良苦用心。

二、勤俭节约。有些父母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只要孩子张口说,伸手要,不问缘由全部给予。有些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在同学之间有地位,说得起话,打肿脸充胖子,孩子要啥给啥,一味的满足其要求。一旦满足不了,就会深受打击,并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因此,即便生活很富裕,也要教育孩子勤俭节约。我想,如果连东西都能够珍惜,那么对父母和他人的情感就会倍加珍惜。

三、奖惩适度,赏罚分朋。孩子只要有好的表现,全家人甚至亲朋好友都来表扬,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不少家长只是说说而已,并不会下狠心去惩戒,只要孩子一闹,重话都不会说一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孩子非常自私,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只能独占不能分享;别人给自己做事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要他给别人做事,难上加难,想都别想。和同学、玩伴闹矛盾,只有别人错了的,父母错了的,自己是从来也不会错的,唯我独尊,唯我独对,肆无忌惮。只要家长客观公正的指出他的不足,他就会认为是家长不理解他,不懂他,不关心他,不爱他,轻则使性子,重则暴跳如雷,不依不饶,直到大人让步为止。因此,奖惩要从小时候抓起,赏罚要从小事做起,宽严适度,持之以恒,培养规矩意识,增强敬畏之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是昨天看到了这则新闻: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一个男孩突然跑下车迅速跑到桥边跳下,紧跟其后的母亲未能拦住,男孩死亡。

那一刻,真的感觉难以接受!虽然我知道,我们国家每天都会有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亡,可是当亲眼看到孩子跳桥的视频时,还是觉得特别心痛!

为什么在一切正好的花季年华,为什么在被母亲批评之后,就选择了这么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欠缺!

我想起了2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我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有个老奶奶冲进教室,冲我一个同学大喊:“快回家,你姐姐喝药了!”当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立刻安排我同学跟着老奶奶回去。

后来,我从我妈妈口中得知,我同学的姐姐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被她妈妈批评了几句,结果,她姐姐想不开,直接喝了农药,抢救无效,死了。

当时,两口子吵架,妻子喝农药吓唬丈夫、结果真死了的事情很多,但是孩子喝农药自杀,还是第一次,这事一直被老一辈人念叨到现在。我妈也说:“可惜她姐了,如果当时没喝药,现在孩子肯定都很大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过很多孩子。我发现,在孩子们看似乐观的表象下,隐藏着高敏感、高自尊、高脆弱。其中,有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这个小女孩性格稳重、心思细腻,从小就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奶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她身上,陪她上各种艺术班,补习文化课。

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惊呼真是“别人家的孩子”。舞蹈跳得超级好,书法、绘画样样精通,成绩也是数一数二。

如果不是那天上课时她突然呕吐,如果不是她后来经常呕吐,如果不是她奶奶告诉我要带她去北京治病,我永远想象不到,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孩会突然抑郁、厌学,甚至需要天天吃药维持健康。

我曾经听一个家长指责孩子:“整天供你吃喝、供你学习,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快乐。

我们都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可是我们的孩子,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快乐。在我们眼中的一件件小事,可能在孩子的世界里,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理解孩子的“问题”,我们的孩子都有向上的本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优秀,可是如果父母一味否认、并责备孩子,结果孩子更会因为逆反心理做出傻事。

我有一个朋友,在孩子2岁时,选择了自杀。在娘家人“不珍惜生命”、“不负责任”的指责中,她崩溃大哭:“我也不想死,可你们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在她的哭诉中,我们才知道,她一直遭到丈夫的家暴和婆婆的刁难。虽然她也想过离婚,可是妈妈总是劝她忍耐,嫌她离婚丢人。她求救无门,在被丈夫毒打后,才不得已选择了自杀。

孩子也是一样,除了冲动自杀外,很多孩子的自杀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恐惧、绝望、愤怒、委屈等导致的结果。如果还有选择,如果生活快乐,孩子怎么舍得自杀?

所以,这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让孩子生出“既然你们都不喜欢我,那我死了算了”这种念头。

在面对孩子时,除了更有耐心,努力理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情绪外,我们还需要给孩子上一堂重要的课——生命教育。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

别说孩子,就是我们大人,其实对生与死的理解,也不是多么透彻。当孩子误以为,死是一种解脱,死了就没有任何烦恼时,就非常有可能冲动行事,酿成惨剧。

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观念,生命中除了学习,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毕竟,孩子的幸福、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孩子都没了,成绩再好有什么用?

每一次有孩子不幸离开人间,都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逝者安息,活着的人也要更加积极地生活,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2023-09-24

从新闻中了解到从上海相关部门获悉,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据悉,男孩今年17岁,是某职校二年级学生。其母称,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其批评后跳桥。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对于孩子生命的失去,真的非常痛惜,非常难过!17岁正是如花绽放的年纪,却轻轻一跃去了另一个世界。只是希望孩子在另一个世界里过的快乐,过的幸福吧。

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孩子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的生长,如同一棵小树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不断的去纠正他的长势,给他适当的修剪。才能让它生长得更加挺拔,俊秀,更易成材!当小树长成大树出现偏差的时候。再去修正已经很难了。

第二,对于孩子的行为,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

孩子犯错,正是孩子对世界的认知的开始,错误的认识和行为有时候却包含着正确的起点。我们不能多关注孩子言语心里的错误结论。还应多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以及言语行为的动机起因。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容忍孩子的不正确行为,错误到正确,总有一个改变的过程。

第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关于生命的教育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从孩子的行为可以看出,孩子对于生命没有任何敬畏,珍惜之心。也许,母亲对他的批评让他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是生命只有一次,孩子却不知道珍惜,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真正的缺失了挫折和生命教育。

最后,希望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任何事件的结果都是由内因导致。对于孩子的引导教育,理应从心开始!

看到视频的那一瞬间,脊背发凉,心痛到极点!

事情发生在上海,17岁少年汤某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又遭其母亲批评,母亲载其回家途中,途经卢浦大桥时跳桥身亡。


这个年仅17岁的孩子,从车上下来,毫不犹豫地跳下了桥,整个过程都不到5秒钟。这是有多么决绝,才会在自己的亲身母亲面前纵身跳下,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剩下的只有妈妈绝望捶地和一生的泪水。

总是说要孩子学会敬畏生命,要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但是在这个漫长而又艰巨的教育之路上,作为父母,自已的一点一滴和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孩子。


1、倾听比说教更有力量


我们很多家长正是由于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所以才容不得孩子的半点错误。现在的父母要么容忍程度极低,孩子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大发雷霆,访佛孩子就是父母家长的一颗棋子,让他向东,就不能朝西。容忍程度极高的家长就是万般的纵容,任由孩子发展,最后就是娇宠出一个小霸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一个遇错,改正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好脾气都给了外人,然而对于我们的亲生骨肉却发泄不满,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反而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披荆斩棘的过程,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家长的耐心倾听,倾听的过程就是家长给予孩子信心的过程,有了信心,才会有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如果家长采取说教,给孩子的是刺耳的讽刺,那起不到任何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作用。

请家长管住自己的嘴和手,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基础。

2、爱孩子不是谩骂打击


有些家长,不杀人,却诛心。


喋喋不休,翻旧账是很多家长的通病,若家长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家长就能够保证自己能规矩懂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我们眼里孩子的缺点遍地,但是孩子眼里父母却是满分。家长的爱孩子可以看在眼里,但是变形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地狱。爱孩子是用心与心的交汇去感知对方,而不是用谩骂和拳脚相向来解决问题。


打骂孩子可以换来孩子的一时屈服,但是也增加了孩子叛逆的砝码。家长一时为了孩子好,接着就是谩骂甚至动手,这样只不过是自己一时解气的借口。没有耐心的父母是最失败的父母,打骂孩子也是父母最无能的表现。



3、拿真爱才可以换真爱


父母做不到一流,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门门功课第一,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样样争前头。


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不是孩子受管制于家长。在平等的关系中,家长只有拿出十足的爱心,孩子才会在爱的滋养下成长为阳光向上的孩子。没有拿出真爱,却向孩子要优秀?没有这样成立的等式关系。


如果爱孩子,请拿出真爱。

有些人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只有用打骂才能换来孩子的乖巧听话,当触发孩子最后一丝希望的时候,孩子就会爆发,而那时候换来的就是永远都不能挽回的局面。那个时候,无论如何忏悔都不会换回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一切的一切也成为了徒劳。


放下家长的“权威”架子吧,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比任何语言暴力和打骂都更有力量。

2023-09-24

可怜的孩子,你不仅伤了自己的父母,你更伤了天下所有做父母的心,做为父母该慬孩子的心了,十七岁多好的年华眨眼没了,孩子多无辜,做为母亲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2023-09-24

看了这个新闻报道,为这个17岁的男孩跳河而感到惋惜。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回家后遭妈妈批评教育而寻短路,发生这样的悲剧不止一例。反映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很薄弱,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应当加强,学校应当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很多家长很强势,不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这样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很内向,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也不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独自承受着这一切,人的抗压能力是有限度的。由于压抑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某件事或某个问题会成为孩子情绪爆发的导火线。17岁的孩子容易冲动,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当情绪得不到宣泄时,往往会做出令人难以相信的事。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及思想变化不管不问,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是和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交流、沟通、分析和帮助,而是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一顿呵斥或者打骂。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反抗情绪,从心里极度排斥父母的行为,表面上是桀骜不驯,实际内心上希望得到认同与支持。

学校教育不可忽视,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了。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健全的。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前很多学生思想浮躁,易冲动,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学校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学生挫折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对学生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绝不可犯糊涂、做傻事。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2023-09-24

上周一直在上海出差,事发当晚,我们的车刚好在卢浦大桥,我只是以为发生了交通事故,后来打开手机,才知道这里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一起悲剧!

不管悲剧是如何发生的,也不论悲剧会对孩子的家人造成怎样的伤害,但这个时候,悲剧的唯一的意义,就是警醒后来人!亚里士多德说,悲剧的意义在于“引起恐惧与怜悯”,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评论,不是恐惧也不是怜悯,而是批评!

我看了不少人的评论,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孩子没有责任感,漠视自己的生命,也有不少的人认为母亲的教育存在问题,甚至有网友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其实我有个更可怕的想法大家别喷我。第一点为什么这车会打双闪停在高架桥上。第二点为什么这个母亲会紧跟着孩子下车是不是提前知道他要做什么!两者加起来会不会是母子两争吵的比较激烈。母亲提出让他从桥下跳下去。对话可能是这样的!母亲:你从桥上跳下去死了算了。孩子:你停车。母亲:停了你跳啊。。。。逝者已矣我想做为母亲肯定也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希望所有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面最好能够冷静沟通,试着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要有和他们沟通的耐心。

其实,冷静地来思考,一个孩子,一个能够从那么高的桥上跳下去的十七岁的孩子,敢于直面死亡,难道,他害怕这些批评?

反而,是这位母亲,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从桥上一跃而下,然后瘫在桥边失声痛哭的母亲,丧子之痛,可能很多年都难以平复——人生四大悲事之一啊!

所以,这个时候,批评母亲也好,批评孩子也好,都是不人道的!

我们这个社会,对于生命,还应该多一些尊重和敬畏!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点,社会也好,家庭也好,要引导每一个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换一个说法,阳光的孩子是相似的,不阳光的孩子各有各的理由。非要找出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这本身,就与人的差异性是背道而驰的。

我始终坚信,没有最好的教育方法,没有可以拿来就用的教育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是一把独特的锁,必须要用独一无二的钥匙去打开它。

作为父母,我们所需要做的,其实是去找那把钥匙——找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没有找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不一定失败,但一定不理想!

而事实上,我们的不少家长,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究竟喜欢什么,心理想法是什么,甚至,我们不知道没一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共性和自己孩子的个性!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第二点,关注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那一把锁!

很多时候,我们找到了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还需要运用正确的打开方法。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我们如果对近年来孩子跳楼自杀的案例进行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个性当中的共性,其实就是一些特殊事件发生之后,孩子受到了过多的(这是他自己认为的)指责!

其实,三水三心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大事情小处理、冷处理,小事情大处理、热处理。什么意思呢?就是遇到一些很大的事情,比如,打架斗殴、和老师发生激烈身体接触,甚至可能使违法犯罪的事情的时候,要小处理、冷处理。因为这些事件,大多数情况下,是孩子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造成的,对于是非,他其实是很清楚的,如果这个时候,指责过多,他又害怕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可能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

你看那些幼儿,打烂了东西之后,他自己先大哭起来,为什么?很简单,转移视线,试图逃避责任啊——你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哦!

反而是一些小事情,需要及时来处理,因为,这些小事,可能承担的责任不大,孩子也不会产生什么极端行为。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

总之,作为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引导孩子关注生命,掌握自己的孩子的个性特点,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希望这个孩子,一路走好!

希望家长,节哀顺变!

希望网友们,留点口德!

2023-09-24

17岁孩子因犯错被妈妈批评后从高架桥上跳下,这个视频传开后,很多人都指责这位妈妈。“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看到这位母亲在孩子跳下高架桥之后瘫痪在地上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去上海这位母亲,她才是现在最痛苦的人。

但是,这件事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近年来,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我们本地,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多,这其中,很多都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他们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为何最后走到了这一步?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是我想下面这一个教育理念,我们或许已经走偏了。在说这个教育理念前,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只老虎埋伏在浅滩上,它的目标是一只羚羊,准备等它靠近一点就发动攻击,没想到羚羊在靠近水源的时候发现了它,本以为这只羚羊会迅速逃走,毕竟以羚羊的速度,老虎非常有可能追不上它。

{!-- PGC_VIDEO:{'hash_id': 10693297397829600439, 'thumb_height': 330, 'thumb_url': '149b00005d40fe7f5dfc', 'user_id': 51689437846, 'neardup_id': 2295839485721806807, 'thumb_width': 640,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2',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149b00005d40fe7f5dfc', 'vid': 'e3da559f60954b7e86380ca1a7441594', 'duration': 150, 'video_size': {'high': {'h': 404, 'subjective_score': 3, 'w': 784, 'file_size': 11444346}, 'normal': {'h': 330, 'subjective_score': 2, 'w': 640, 'file_size': 8251109}}, 'item_id': 6370843793322672642, 'media_id': 51689554820, 'thumb_uri': '149b00005d40fe7f5dfc', 'group_id': 6370843793322672642, 'vname': 'u8001u864eu5403u7f9au7f8a(1).flv', 'md5': 'ce39d116d1f6313140176eab74c0b60c', 'vu': 'e3da559f60954b7e86380ca1a7441594'} --}

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这只羚羊看见老虎,明显没有逃跑的意思,而是低下头,摆出发动攻击的姿势,向老虎顶了过去。看着奔跑过来的羚羊,老虎原地不动,随后抬起自己的前爪按住了羚羊的头,接下来又一口咬住它的脊柱,这只羚羊就这样成了老虎的午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经常听到这句名言,很多人也在践行着这句名言,不管孩子什么情况,不分场合,不分事情,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爸爸妈妈说:儿子,你真棒,你说最棒的!殊不知,这种不恰当的表扬,也正在把孩子推向深渊。

我同事前两天跟我聊起她女儿班级里的一个学生,是一个女孩子,成绩非常好,但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只允许自己考第一名,不允许考第二名,一旦考了第二名,就在家里又哭又闹,不愿去上学,而且经常是这个样子,大人也无可奈何,她妈妈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她学习差点!”

这种孩子到了高中会如何呢?

我想到了原来带过的一个学生,这是一个“神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老师,有大学教授,有高中老师,这个孩子从小就接受着“超前教育”,记忆能力超强,是大家眼中的神童,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结果在重点高中上了不到半个学期,问题就出来了,因为她发现周围比她厉害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开始失眠,日渐消瘦,经常缺课。整个高一,我带她班的历史课,对这个学生几乎没有印象。

到了高二分班,这个孩子分到了我的班级,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尽管老师家长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还去看中医,看心理医生,都无法改变她的心理状态,大家只能顺着她,休息不好就请假,就这样断断续续的上完高中,当时我和她的家长达成了一个共识:“只要孩子能够顺利参加高考,就是成功,不管成绩如何。”

最后,好在孩子参加了高考,成绩也还不错,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也考到了重点大学。但是,我知道以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这个孩子以后的路,仍然不会平坦。

不恰当的表扬、称赞和鼓励,只会培养出输不起、容易放弃、缺乏自信、不敢挑战的玻璃心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自从我们接受了这一名言,我们就不敢批评、不敢否定、不敢惩罚,哪怕是孩子犯了错误,我们也要换着方式表扬他,生怕一个不当的用词伤害了他。于是“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说最棒的。”这些句子成了金句。习惯了这种表扬的孩子,根本不允许有失败,有否定,有拒绝,然而,随着他一天天长大,又有谁会一直给她竖大拇指呢?

表扬和鼓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扬的是结果,鼓励的是过程。,二者看似相似,其实有天壤之别。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考得很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表扬型的:“孩子,你真聪明,你是最棒的!

鼓励型的:”孩子,你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这一段时间你努力学习的结果。

这两种语言看似都是对孩子的肯定,但是前者已经让孩子背上了聪明的包袱,为了保持聪明,他们就不会去选择那些让他们犯错的冒险,以保持优秀。如果失败,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出了问题,这相当于是走入了一个死胡同,因为即便你的智商出了问题,你也不可能改变什么,所以,他们不允许自己失败,但是一旦失败,就会无计可施,最终选择放弃。

而鼓励型的语言,则把孩子良好的结果归结为他的努力,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失败了,他会将失败原因归结为自己这段时间没有努力,从而会通过努力再去尝试一次。

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再一味的夸孩子很聪明了,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肯定孩子,你教出来的孩子,会有更强的抗挫折能力。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5602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