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按法律规定失信人应主动向法院债权人申报财产和收入情况,可都不执行是违法犯罪吗?为什么?

按法律规定失信人应主动向法院债权人申报财产和收入情况,可都不执行是违法犯罪吗?为什么?
2023-05-16

“失信”是个伪命题,是强者强加给弱者的莫须有。社会层面,上下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何其多,把某个时间段债务人之间的纠纷打上“道德”的标签实在没有必要。用法律述语“被告”,“被执行人”就足够了,不要矛盾扩大化,道德绑架。

2023-05-16

的确,按法律规定,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必须如实向法院报告自己财产情况。但是司法实践中,仅有百分之十左右被执行人会报告财产,仅有百分之一左右的被执行人会如实报告财产。

按法律规定,不如实报告财产的,法院可以对其罚款拘留,经罚款拘留后还不报告的,可以以拒执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这个规定,目前在多数地方还停留在口号阶段,绝大多数不报告财产的老赖,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有三个不良后果。

第一个是导致恶性刑事案件发生。例如前几年杭州铁笼沉尸案件,其实就是欠款人不还款,被债主找到,毒打一顿后,装在铁笼里沉入八十多米深的桥下。西安张扣扣灭门案件实际上也如此类似。

第二个后果是法律公信力,权威性降低。让群众觉得,法院判了也是法律白条,没什么用。

第三个后果是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引发众多不良影响,例如上访等。

当然了,有些地方法院做的比较好,例如浙江,出台了最严历的系列措施,不及时报告财产的拘留,玩失踪的布控追讨,一时间老赖闻之丧胆,纷纷自觉履行。如果各地推广这一做法,老赖短时间就会有大幅度减少。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救人,遇到坏的法官坏的律师就是杀人

2023-05-16

按法律规定失信人应主动向法院债权人申报财产和收入情况,可都不执行是违法犯罪吗?为什么?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规定的还是相对详细。《最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列举了集中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情形。大家可以看看:

第二条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六)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从规定可以看到,对于拒绝报告财产情况,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才有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非没有报告财产情况便涉嫌犯罪。

法院执行立案之后,基本都会将材料邮寄给被执行人,并告知被执行人申报财产情况的义务。但是没有主动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这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报告财产情况是常态,主动报告财产情况是例外。对于这个行为,我们法院也多是根据司法解释规定,以此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限制高消费,鲜有以此为由进行罚款,甚至是拘留。特别是司法拘留,这个在执行中也不是常态。

2023-05-16

失信被执行人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如实向人民法院申报财产及收入情况,如果不能做到如实申报财产状况,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认定你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会追究刑事责任。作为失信被执行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积极主动的配合法院执行工作,表明自己履行法律义务的真实意愿,并积极主动履行,而不是选择逃避甚至藏匿、转移财产,这样做是极其不明智的做法。

2023-05-16

法院开庭前,一般原告都要求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被告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同时法院也会给被告寄送财产申请表,要求被告要如实填写一年内的资产变动情况,并寄送或送达法院。

法院不执行肯定是因为被告无财产可执行,这个就比较难鉴别了,有的是名下财产提前转移,好多做生意的名下什么都没有。有的可能真的一贫如洗,无能力偿还。

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偿还执行欠款,但是无能为力。

2023-05-16

【每日讲法观点】不仅仅是失信被执行人需要如实申报财产状况,就是普通的被执行人也应当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自己的财产,这是执行阶段的财产报告制度。不履行财产报告义务,不仅违法,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嫌犯罪。

执行阶段如实申报财产的制度

在执行过程中,哪些人有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状况的义务?

  • 一般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履行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履行义务的人是单位,但是如实申报财产状况义务的履行人一般为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
应当向人民法院申报哪些财产状况?
  • 被执行人的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股票账户、有价证券等;
  • 被执行人名下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不动产;
  • 被执行人的交通运输工具、产品、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动产;
  • 被执行人对他人的债权、股权、投资权益、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基金份额等财产性权利;
  • 其他法律规定应当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的财产。

被执行人不如实、拒绝申报,可能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对于不如实申报、或者拒绝申报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可以通过报刊、电视、微信、微博、网络、电子显示屏、社区布告等新闻媒体平台公告;也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通报;有关单位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招投标活动中、政府采购项目中、行政审批手续中、政府扶持政策中、融资信贷审批中、市场准入审批中、资质认定审核中等给予信用惩戒。

限制高消费。——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限制出境、对被执行人给予罚款、拘留、搜查及强制审计等法律规定的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

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发出财产申报令,要求被执行人如实的向人民法院报告自己的财产现状,包括但不限于收入、存款、债权性权利等,如果被执行人不如实申报,肯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相关措施。

拒不执行报告财产令可能会司法拘留!严重者可能移送司法以拒执罪处刑!

2023-05-16

每个人都是从有利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失信人:现在大数据时代我有没有钱法官不是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吗?我可没空天天跑法院去申报。债权人:法院应该依法严惩不主动申报财产的失信人。法官:现在法院人少案子多,如果要让失信人每个月或每天向法院申报财产收入,法院还用审别的案子吗?如果依法拘留全部不主动申报的失信人,这全国将近一千万的失信人,理论上每年可以拘留15次200多天,各地的拘留所得增加多少牢房及民警呢?这近千万人光吃饭不干活,每年得浪费多少粮食啊?失信人光坐牢了哪有机会和时间挣钱还债?

2023-05-16

理论和现实不一样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3418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