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为什么有人一次就考上了公务员,为什么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

为什么有人一次就考上了公务员,为什么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
2022-10-16

我是10年大学毕业,12年参加过一次国考,被调剂,13年参加过一次省考,考了第五名,之后再没考过,直到17年突然决定再考,本来很多年没有学习了,我没想的一次考上,先摸摸底,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进面,结果考上了。下面我谈谈自己一次性考上(勉强算一次性)的原因:

一是笔试,每天听三个小时网课认真做笔记,掌握每一个考点,然后用五十天时间大量刷题,大概做了一万多道,总结错题,狠心逼自己做不擅长的申论,结果发现申论很有意思,小题拿分比较容易,大作文拿个及格分就行了,也就是不要走题,最后,笔试第三名,要两个,我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二是面试,报了个11天的协议班,时间算短,因为他们都说党群系统不好逆袭,拉不开分差,所以我还是打酱油的心态,知道怎么答上考场练练胆量,(以前不好好考很大原因是害怕面试)结果进了面试班以后,我心态变了,我要全力以赴不让自己后悔,面试班我年龄最大(我比最小的大9岁),我意识到可能下次都进不了面,上课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我跟老师要了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中午吃完饭我休息半个小时,直到面试班结束。回家又刻苦学习了半个月,期间我同学回来考了一下我,完全不行,我同学说赌一把吧,党群系统一般考名言警句,让我背习大大五四青年讲话,就这样我用一个星期时间背了三篇习大大讲话,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再从中提炼能用的点用在答题上,有点反培训班套路的意思,但又遵从培训班教的逻辑和条理,最后逆袭了,总分第二名。

第三是运气,以往我的专业只能报税务局,税务局分数很高且只招一个,18年我能报的岗位有三个,我从中选择了一个招两个人的,而且突然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以前都是大专,直接刷掉一大批人(我们领导说过一句话,大事靠命小事看人,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前五名都没有拉开分差,直接导致第二名心态崩了,守擂比攻擂压力更大。

有点走题了[捂脸],我总结一下,首先肯定得下功夫学,那些裸考上岸的要么没说真话要么天赋异禀,其次,岗位的选择和运气很重要,再次,心态要好,成则成,不成再接再厉,但是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全力以赴!最后,要考就趁早,机会一年比一年少,19年机构改革没招人,20年出了公告的以应届生为主,所以,幸亏我考上了,要不不能考找谁说理去[灵光一闪]

2022-10-16

一句话:老天爷赏饭吃。两个同学,大学同学毕业开始考试,考了7年!年年考年年落榜,2020年进入银行。并不是她考进了银行,而是家里花了大价钱(你们明白的),没办法,30多岁了,再多钱也要花。高中同学逢考必过从不看书,2年换了3个单位,目前在市政府党办。

1.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东西是努力无法企及的,成年人的世界大多如此,要学会看开。

两个同学都是女生,高中同学她在班上成绩也不算特别拔尖吧,都是中上水平,大学是超一本分数线30多分左右。毕业后她随意报了家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是真的没看书,因为我和她在一个地方,整天去找她玩。

考试前她从网上下载一份例题来看看模板,还叫我一起看,后来公务员考试进入面试,最后没得,事业单位得了。

一切顺利,后来她考的那个市直单位在她上岗前一个月搬迁了,办公地点由市中心搬到乡镇某个刚开发的工业园区,山旮旯里,偏僻荒凉,原本10分钟上班变成40多分钟车程,还是偏远山路,需要单位车接送。

2.年少轻狂,以为天高海阔,一言不合就遵从内心想法,有些人的确是这么干的,也干得很好,旁人只有羡慕的份。

她上班没一个月就想走了,乡镇不符合她的期待值。远是其次,每天要大清早爬起来等单位的车,出来一趟也不方便,大家劝她别辞职。后来她还是直接辞职了,简直惊呆了我们,当时我们都佩服她这种说风就是雨的方式。她没有啃老,也没有全职备考,而是去政府当合同工。

后来我再约她时,她真的又考得了,考了家旁边的事业单位,上班就在家隔壁,走路2分钟(她家里出了变故,没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最后又去考了事业单位)。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去上班没多久又觉得腻味了,说这个单位有点无聊。这次她没辞职,而是报名考公务员,看中了一个市委党办的职位,说这个职位听起来厉害。照例是考前网上下载个往年题目看一看,也没报班什么的。

没错,她又考上了,她说也没多难,就是去考一下。两年换了3家单位,至今她还在党办工作,我等实在佩服。

3.有些人很努力,拼了命去争取,最后还是屈从于现实,有些东西是你努力也无法企及的,这是一句悲伤的话。

大学最好的朋友,四年坚持去图书馆,大二开始规划考研,周末也泡在图书馆,是一个戴着眼镜有书卷气的女生,组织能力也很强,在班上是班长。大三为了做两手准备,也计划去考公务员,她妈妈在银行工作,她的目标是去政府。

这么勤奋的一个女孩子,考研成绩一塌糊涂,连调剂都没排上,考试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全部去了,连面试都差远了。

你不能说她不勤奋,毕竟她是真的努力在备考,那厚厚的书、习题,我自愧不如。第一年考上,就去做大学生村官,没有编制,然后继续考。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每一年都专门请假去报班,笔试班也报。之前还花了2万块钱,报了笔试面试包过的班,最后连面试机会都没捞到。本来我们每年都会相约出去旅游一次,后来她越来越焦急,心态也浮躁了很多,就不再答应出游,说要专心备考。

她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她考试会特别紧张,一到考试就慌慌张张,脑袋空白,连试卷都没写完。


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免得碎了。

30岁那年,她说当了2个服务期,也就是6年的村官,按照文件,6年都没考上的,可以在乡镇安排一个空缺进入事业编制,但是都不是太好的岗位,还很偏。她家是市里,不想在乡镇一辈子,后来就来问我,要不要认清现实。我劝她先接受岗位,之后再努力,免得芝麻西瓜最后都没了。

没过多久,也就个把月吧,她和我微信聊天,就隐晦说准备不去事业编,改去县城银行工作,说是内部招考的。我就没再问下去,说真的,哪个银行会公开招录一个即将31岁的女生,还是柜台岗位,一般这种岗位都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之后就看到她发入职的朋友圈,一堆新入职的伙伴,个个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不能说她不努力,毕竟她每年备考的书垒起来都比人高了,工资都花在报培训班上,可还是没得。最初她还信誓旦旦说要靠自己考,因为有同学是刚毕业父母就花了点手段操作一下从双选会进去,不用考试。

我妹妹自己在家乡这边做着小学编外教师,和朋友还合伙开一个培训机构,教小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也还不错,她本身不想那么累去备考,就一直做着培训机构。以后什么时候不想做编外老师,就把精力放在培训机构上。


5.有时候,考试也需要一点点运气加持,真的会有人考到超龄都没考上,但那又怎么样,反正都是自己的人生,人生总有选对和选错的时候。

放平心态,自己开心就好,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文状元还是武状元,能挣钱就是好状元,不是吗?加油!

2022-10-16

公子不得不说,考公务员是一门有章可循的玄学。

确实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刚毕业,人生第一次考公务员,就考到了中央机关,很多人会非常羡慕忌妒恨。问题来了,一次就考到国家部委,是命中注定,还是努力后的必然回报?

一、什么样的人可以一次就考上公务员?

总有人会一次就考上公务员的,只是看是不是你。以2021年国考为例,一大批职位面向应届生,所以必然有一大批人一毕业就考上公务员,这是政策决定的。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那个一次就考上的人?

要提高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就是两条策略:一是减小竞争分母,二是提高自己水平。

1、先说减小竞争分母的办法。

学个好专业。专业行不行,是考公务员容易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好专业是指比较好就业,且去企业收入相对较高,政府机关还有大量需求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类、法学类、规划建设类。

增加自己身上的筹码:应届生,党员身份,四六级,学生干部。具体可以看公务员考试的要求,你符合的排他性标签越多,可报考竞争小的职位也越多。

2、再说提高自己水平的办法。

这个其实没啥好说的,如果想一次就考上公务员,那就要在大学里开始准备,全方位的,从笔试到面试,从行测到申论。

二、为啥有人考了很久都没考上?

这个我见过的最多了,有人考了10年都没考上。考很久没考上的人一般同时满足下面两个特征:

1、专业不好。导致竞争非常激烈,比如学了艺术类、政治类、外语类、农业类这种,毕业生扎堆去考公务员了,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

2、定位不准。如果你专业不好,考试水平也有限,那还是挑个竞争小点的职位,如果只盯着北上广深的好职位,考不上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三、最后再说多点

无论从考试题目上来说,还是从录取规则上来说,公务员考试和高考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考试,基本没有可比性。

高考是100%的客观考试,你努力了,分数高了就一定可以读个好学校;公务员考试不一样,它不评价你个人的水平,只评价你在所有报考你这个职位的人里面是不是最高水平,所以公务员考试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

2022-10-16

能不能成功考上公务员是内因和外因同时在起作用的,有的人一次就考上了,有的人很多次才考上,说明在这两方面上有截然不同的差别,内因主要是考生个人的因素,外因包含的内容很多,下面我就一一来说明。

一、内在因素

从哲学角度来讲,内在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到考公务员这个事情上,就是考生自身的影响,表现在备考心态、个人能力、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人各有异,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备考心态好坏、个人能力高低、主观能动性强弱,都是一个考生能不能顺利考上公务员的关键。

1、备考心态:心态决定了以后的发展,有的考生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一直保持一种必胜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有这样的心态支撑下,每一次考试,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精神风貌全力以赴,如此的话,顺利上岸只是时间问题,而有的考生,可能是因为跟风考试,或者就是考考试试,撞撞运气,完全打酱油、配人数、陪考的心态,那么备考时状态自然比较松弛,成功率大大降低。心态是一切行动的前提,考生既然打算要考公务员,心理关必须得强大。

2、个人能力:开始准备考公务员的人都是大学毕业后或者即将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学习和生活生涯,积累的知识、阅历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说从一起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时算起跑线的话,势必大家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的人在二十多年里耳濡目染、勤勤恳恳学习,有的人却是差不多心理,累积的知识储备当然差别很明显,基础不同,虽说可以努力补上来,但是先天的智力条件呢,这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的,后天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去填补。说到这,想到一个考友说自己从小说话结结巴巴,长大后报考公务员,通过强加锻炼,终于改掉了结巴的毛病,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可想付出的精力和汗水有多少,而那些本身语言方面正常的考生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也可能会有其他的烦恼。

3、主观能动性:大家都知道,考公务员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之一,要不要选择这一条路,完全在自己,那么在备考复习时也在自己,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积极寻找复习方法、主动去学习的考生,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上岸。公考复习不像以前上学时候,作业完不成有老师、家长耳提面命,题目不会、成绩不高时刻有人提点,而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人再管着、催着,全靠自觉和意志力,主观能动性强的考生,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到最后,有自律意识,坚持不懈,而主观能动性差的考生,大多连第一轮笔试海选都通不过,更别说之后的面试PK了。

二、外在因素

考公务员除了内因的影响,外因也是不能忽视的,并且外因涉及的面更多更复杂,比如:岗位的选择、同岗位的竞争力、是否报培训班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并不是决定性方面,也可以说是所谓的运气吧,因为这些因素并不好限定,不过可以尽量避免,将影响降到最小。

1、岗位的选择:此为外因里所占分量比较重的因素,公务员考试竞争力的大小都在同岗位内,很多时候看似报名人数特别多,每年增长人数多少万,并不一定跟个人有多大的关系,因为有可能增长的人数都是其他岗位的,并不是自己所报考的岗位。岗位的选择牵扯很多方面,比如: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验、身份、户籍、城市、单位、限四项目人员报考等,限制条件越多的岗位,竞争力相对就会越小,所以在选择岗位时,兼顾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的岗位,以增加胜算,举个例子来说:公考职位表中有的岗位是限基层服务四项目人员报考的,会发现这些岗位报名人数极少,十几个、二十几个,有的甚至只有个位数考生报考,当然也得考虑1:5的开考比例,还有的限某地户籍的人员报考,这种岗位报名人数也不会太多,相应的竞争力也小,笔试的通过率就比较高。不过考试水平很高的大神、大佬就可以自动忽略此建议了,因为不管报考哪个岗位,只有碾压别人的份,其他人只能是望尘莫及。

2、考试密度何为考试密度?简单来说就是一段时间内,各省市发布考试信息、组织考试的次数,国考一年只有一次,省考有的地方一年组织一次,有的地方一年两次,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还有可能延期或者暂停,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的影响,2020年的省考一直没有开始,按照往年的情况,如今笔试已经举行结束,正在等待笔试出成绩。就拿四月份联考来说,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到联考行列,因为笔试是在同一天进行,全国的考生只能选择某一省份的某一个岗位,不能同时报名多个岗位,因为人不可能分身去参加考试,所以无形中考试竞争力就下降不少,整体来看,考生人数是一定的,各省份同一天进行笔试,可以理解为这么多个岗位同时面向全国招考,如此,整体竞争力就下降了,但是对于那些连轴转到各省份赶考的考生来说,机会反而少了,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有利的。

3、培训班的选择公考热催生了大量的公考培训机构,是否选择培训班、选择哪个培训班,对公考成功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因为有不少考生始终没报过培训班,也成功上岸了,仍有一些考生报了很贵的培训班,依然没有上岸,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培训班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都报培训班的考生来说,收获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在接收能力和消化能力方面有差别,所以培训班的选择比较客观的是不同时段自身能力的前后对照,有没有进步,进步多少,而不是跟其他考生对照,况且,每次考试的对手也不相同,跟其他人可比性不强。

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再多赘述了,总之,考公务员需要自己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准备,一次考上的和多次考上的,过程虽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愿所有公考人坚持不懈,顺利上岸!

2022-10-16

做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公务员,我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坦率地说:在目前几乎凡进必考的法律规定大环境下,报考公务员,不论考了几次,最终能成功上岸者,无疑都是成功者,众多报考者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人其实只是充当了一次又一次地的炮灰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法律大环境的决定性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在的公务员,无非就是以前所说的干部而已,以前的录用方式限制条件肯定是少一些。从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起,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进口把得越来越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直接规定,公务员实行凡进必考政策,这是最主要的进入方式。其余的转业军官安置、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调任、聘任制公务员,仅仅只是法律允许的补充性、辅助性的进入方式。总之一句话:法律的这种刚性规定,从根本上决定了要成为一名公务员,将是一件难度非常大、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

毕竟,目前我国的公务员人数确定不多,有据可查的官方统计数据是只有716.6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51%,大约平均每200人之中才有一名公务员。

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毕业生人数庞大

常言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宏观的角度说,一方面,在各行各行,国家都需要无数的优秀人才。换一个角度,做为社会大众,每个人又都是理性的,在追求高工资、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这些可见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十分地看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普遍性的社会观感,从而获得心理满足。这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就普遍性的社会看法而言,公务员当然属于比较优质的工作岗位,工作高度稳定,工资福利待遇以及退休待遇由国家全额负担,相对来说,社会地位比较高。除了一部分985、211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们到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另谋高就,或者出国留学深造,对此不屑一顾之外,其余的很多人对公务员岗位绝对是孜孜以求,心向往之。因此,社会上刮起报考公务员热,起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另一方面,报名参加公务员公开招考的人数近几年屡创新高。本来,现在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在700-800万人,每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80万人以上,当然还有不少博士研究生。这些人毕业之后,有一大部分会把报考公务员作为优先的职业选择。如果允许往届生报考,潜在的报考人数随便就可以达到2000-3000万人的水平。请看一下2012年-2019年国考公务员的汇总资料。



而各级党政机关每年录用的公务员人数最多年不过20万人左右。



这些数据一对比,考取一个公务员有多么困难,其实就不用多说了。按大致比例估计,不过是每100人到150人之中,才有一个人可能被录用为公务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报考公务员是标标准准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现代社会最具决定性意义的第二次高考,不论你多么认真,多么努力,至少占99%的绝大多数报考者只能是一个无望取胜的陪跑者,先天注定的炮灰而已。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公务员法》明确要求:录用公务员实行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那可绝对不是仅仅说说而已。

三、个人综合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

全国动辄上百万人的报考人数,最大20万人的录用人数,意味着一场又一场的极为残酷的激烈撕杀和剧烈竞争只能不断地上演。毫无疑问,只有学有专长、综合素质优异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才有可能在公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就具体的某一报考职位而言,往往也就是几个人而已,越是高层次的党政机关,报考人数越多,一百人、几百人、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是十分常见的事。否则,你根本就进入不了录用程序的下一关,连面试、体检、政审的资格都没有。从这个角度讲,参加公务员考试,个人的学识水平、综合素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具有决定性作用。考试成绩不在前几名,一切努力毫无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有综合素质能力很好的人,才能一马当先,成功上岸。相对次一些的人,连考几年也不见得能够成功。对素质普通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考上一辈子,可以肯定地说,永远也不可能成功上岸。因此,报考公务员,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试一下就行了,还是早一些另谋他路为妥

四、当然还需要一些个人的机遇

极为苦逼的是,公务员的录用,考试成绩固定十分重要,但又绝对不仅仅只看考试成绩。如果你自负地认为,我就能靠一支笔横扫职场,力压群雄,那可能还真错了。考试成绩好,只是第一步。下面还有面试、政审、体检、公示等环节等着你,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合法、合情、合理地刷人,只有没有任何问题者,才能进入公示名单。何况进入面试者,肯定还要淘汰2/3,只剩下最终的1/3。

为什么公务员是婚姻市场十分抢手,原因就在于一个人成功地被录用为公务员,已经经过了国家各方面的严格把关,学识不错,身体不错,谈吐也行,品行也好,未来的丈母娘、婆婆们大可放心了。

另外,不管你学得有多好,素质有多高,如果你流年不利,碰上你所学专业当年正好不招人,或者报考的岗位有严格的专业限制、学历限制,弄不好连报名阶段的资格审查也通不过,最终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这就纯属一个人的机遇了。命运之神不关照你,任何人都只有仰天长啸、徒唤奈何的份儿了。

总之,报考公务员肯定是一条九死一生的独木桥。只有学识渊博、综合素质优异者才能一步到位,顺利上岸;屡试不中者司空习惯,一点儿儿都不稀奇;绝大多数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公务员。多年报考的死磕之人,绝大多数只能死得更惨。这就是最后的结论。

第一、学习能力的问题,有些人从小学习能力就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人也聪明,因此,备考公务员时候,就容易一次考上。

比如:之前读书时候班上山东的同学,一般都是考一次进一次面试,别人从小学习能力就培养的比较强,因此,考起来比其他人相对要容易些。

第二、投入时间的问题,有些人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可能准备了一年,有的可能还报了班,通过大量刷题,也是可能通过笔试的。

第三、机遇问题。

  1. 比如,报考岗位刚好报考人数不多,竞争不大,这就增加了考上的概率。
  2. 运气好,我之前班上一个同学,考的警察,招一个,3个人进面试,他考第三名。结果,前两名,一个体检没过,另外一个体测不过,我同学就这样顺利考上了。

综上,公务员考试实际上考的综合能力,如果不是学霸型的,一定要多花时间备考,要把各种题刷的烂熟。一旦进入面试,也不能掉以轻心。同时,如果没把握,也要注意避开太热门的职位,报考跟自己能力匹配的职位更容易上。因此,一次就考上公务员,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

1、选择的岗位竞争激烈,不止百里挑一。

有些人一次就考上,但是考上的职位,却可能是那个考了很多次的人看也看不上的。这就是一个选择问题。

每年的公务员考试,有几十万的考生报考,而竞争的职位也非常多,往往热门的一个职位,哪怕只是招聘一个人,也有上百人报考。自然的,想要考中的几率就会比较低了。要从庞大的队伍之中脱颖而出,自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比如这次考不上下次继续努力……

也有一些职位,是属于冷门职位的,比如是在边远地区当公务员,职位要求又比较特殊的,这样的职位往往报考的人就比较少。甚至有时候出现了报考人数不足1:3的要求,最终取消了该职位的考试。

所以很多次都考不上,可能是选择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能力问题。

2、个人的能力不一样,能力比别人差。

不过如果是同一个职位的人拿来比较,就会有能力高低的对比了。

能力好的人,笔试能考一百多分,面试能近乎满分。能力差的人,笔试行测跟申论两科加起来分数还不如人家一科的高,连面试关都进不了,你说这种人考多几次就能考上?我是不太相信的。

能力的差距才是硬伤,没有能力的话,哪怕你考十次八次,一样也是考不上的。不过有一些培训班,确实有一些套路可以给考生使用,提高答题的命中率,从而提高分数。

3、运气比别人差,总是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

考试的时候,也真的需要一些运气。

有一些题目是大家都不会的,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凭感觉在选答案,但是有一些人的运气真的不行,属于那种第一个就把正确答案给排除的,最后“严谨”地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往往最后校对的时候,才发现,哦,我把对的排除了,选了个错的……

但是有一些人,却是运气强大,他们往往就算瞎蒙,也能蒙对正确答案。运气之神就是如此眷顾他们。

4、“成公”并非一日之试,更是长久努力。

其实我们看到的那些考了一次就成功的人,可能已经在背地里模拟了很多次考试,并且把试卷做得滚瓜烂熟,所以考试的时候,他们看起来确实毫不费力,轻轻松松就考上了。

而那些考了很多次的人,看似在默默坚持,但是除了去参考考试,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对比起上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提升,这样的人就算参加再多次考试,又有什么用呢?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一次就考上的,很多次还考不上的,相差的不是考的次数,而是个人真正的努力与拼搏。假装努力与坚持的人,结果会说明一切。

2022-10-16

我,普通二本毕业,在职备考,竟然一次成功上岸,总分155+,全省前70名。

表弟,合肥工业大学高材生,全职备考,连续三年败北,让人不敢相信

表弟明明比我强这么多,为什么考公还不如我呢?让我娓娓道来。

一、我在职备考,以155+一次成功上岸

(一)、我为什么要考公

我2013年安徽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之后一直在上海工作,项目经历过国企结构设计师,外企生产工程师,项目工程师,项目经理。2020年月薪已经达到23000,年薪30万以上。

2019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当时的女朋友,女朋友是老家县城教师,工作稳定无压力,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并不想她出去工作。为了和女朋友结束异地。我选择考公回家。


(二)、准备在职备考,我的压力很大

2020年的春节之后,我在网络上买了一个980的会员,送了很多的教学视频和实体书本,我开始了在职备考的日子。

按照往年的惯例,安徽省考一般在上半年的4月份举办,我当时的目标非常明确,一定要一次成功上岸,因为我和媳妇的婚礼定在了方面的十月一号。

如果我没有顺利的考上公务员,和媳妇结束异地的话,我不知道我的婚礼还能不能顺利的举办。所以,我的压力非常大。


(三)、在职备考的日子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我坚持不懈不放弃,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NBA明星科比曾经说过:“你看过洛杉矶凌晨4点的太阳吗?我每天都能看到”,正是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才成就了科比天皇巨星的篮球地位和荣誉。

我相信考公亦然。

01.我做了详细的考公计划。

我是在职备考,在学习时间上和那些全职备考生没有办法比,所以,我只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当时,我工作在嘉定,住在浦东,单程要2小时。不过幸好的是有公司班车接送。所以,我的学习时间大概可以有:

上午6.00-8.00 (班车上:看行测及申论视频,总结昨天的错题,以15题为一组刷题,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

下午5.00-7.30(班车上):看行测和申论视频,刷题,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这个时候。

7.30-8.00,吃饭时间。

8.00-1.00,刷行测套卷,做错题分析。

而周末两天,则是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2.00睡觉,全天在房间不出门,放弃所有的娱乐活动。

这里说一个小插曲,当时,我和媳妇正在热恋期。但是为了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备考上,我和媳妇约定,每天和她的聊天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整整坚持了半年,现在想来我都佩服自己的强大毅力。


02.备考很累。很苦,全靠自己的信念支撑着。

每天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备考上,这样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刚开始,我的行测模考成绩一直停留在65分左右,始终上不去的时候,人真的很容易崩溃,因为我知道这个成绩肯定没法考上公务员的。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行测80分,申论70分。

还好的是,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训练,我加大了对数量关系和常识的学习,又注意自己小题失误的控制,模考成绩慢慢的上升到了70+,75+,最后80+。

由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我白天上班的精力完全不足,特别是下午的时候,坐在办公室中,人昏昏欲睡,只好每个一段时间都去卫生间用水洗脸,让自己清醒一点。

晚上的时候,有时候做到凌晨,人非常困,甚至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我还是坚持把自己的目标任务完成才去睡觉,有时候,我甚至担心,自己会不会还没上考场,人就已经猝死了。


03.专业的限制让我只能冲击三不限岗位,更加大了我的压力。

在备考之余,我也每天关注公考相关信息,由于疫情的影响,职位表4月份才正式公布,然而,让我悲哀的是,我筛选了职位表,发现我能够报考的岗位却寥寥无几。特别是专业限制的太大了。一些专业轻轻松松的几十个岗位随便报考。可是,我是机械专业,能够报考的只有那个三两个。

最后,和朋友讨论之后,结合岗位实际情况,我决定还是冲击三不限岗位。截止报名前一天。岗位的报录比是458:3。100+以上的报录比让我压力山大,毕竟要战胜100多个对手呀,很多还是全职备考的年亲人,我能行吗?我一定能行,我给自己打气。


(四)、半年的备考期,让我信心满满的走上考场,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三的成绩成功上岸

由于疫情的影响,安徽公务员考试延期到8.22号举行,比往年要晚了将近4个月,我却反而庆幸能够延期,因为这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去备考。

考试当天,一切都很平静,甚至很顺利,因为我的行测提前18分钟做完,我甚至还有时间把一些争议的题目又检查了一遍,修改了几题。(ps.事实证明,除非是确定无疑的,千万不要修改,因为第一直觉远远比思考还要靠谱,我修改的几道题差不多都错了),申论我甚至提前40分钟就做完了,然后提前交卷了。

从考场出来,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我自认为已经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没有大的失误,能够考上还是考不上,就看最后的结果吧。

最后,笔试成绩出来,我行测和申论双77+,总分155,而笔试第二名不过只有140分,安徽省考笔试面试成绩比例又是6:4。我知道我差不多稳了。

分数出来之后,我很激动,我打电话给媳妇,用很平静的语气和她说:“分数出来了,只考了155分,不过应该够用了,安心准备婚礼吧。”,然而,实际上,我内心的骄傲溢于言表。因为这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由于笔试成绩的巨大优势,考虑到面试班昂贵的费用,我没有选择报考任何面试辅导班。找了一些同样进面试的考友,每天晚上视频训练面试,最后面试的分数是77分,虽然不高,但是对我已经足够。

后续,经过体检,政审,在2021年的元旦之后,我终于踏上了归途,从上海回到了家乡,开启了公务员的生涯。

二、表弟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高材生,在家全职备考了三年,至今仍然没有上岸,让人唏嘘不已。

表弟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专业和我相同,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18年毕业之后,表弟先是去了一家国企任职研发工程师。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竟然让他们新来的大学生到车间实习一年。表弟在车间实习第六个月的时候,在亲眼目睹了一场意外事故以后,心里有了阴影。选择裸辞,回家备考公务员。然而,这一考就是三年。哎。



第一年,也就是2019年,由于准备不充分,表弟甚至连面试都没有进,不过情有可原。

第二年,2020年,表弟竟然报考了合肥市场监督管理局,尽管排名第二进了面试,然而,最后由于遇到了面试大神,最后铩羽而归。

第三年,也就是今年,表弟发愤图强,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没有在报考合肥公务员,因为太激烈了,选择了我们县城的一个三不限岗位,本以为可以稳稳的上岸。表弟的笔试成绩全市第二。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全市第一竟然就是表弟岗位的第一名。面试的时候,表弟才知道竟然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高材生,也是为了媳妇才选择考公回家。最后不出意外,面试表弟又被大神秒杀。

连续三年考公败北,让表弟怀疑人生,也让全家人失望不已,毕竟一个高材生,竟然在家里呆了三年不出去工作。在农村,太不常见了。表弟现在的压力也很大,不知道应该继续备考还是先出去找工作。


总结:表面来看,我的硬件条件远远不如表弟,无论是学历还是学习时间上。然而,最后结果却是我一次成功上岸,而表弟却连续三年失败,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01.考公需要一点点运气

现在的考公太激烈了,以前可能只是重点城市比较难考,但是小县城相对来说容易很多。但是。现在几乎所有地方都很难考。所以,考公内卷化非常严重。这个时候,大神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小的。

所以,就需要一点点运气成分,就像表弟那样,全市第二的成绩本来去考合肥的岗位也基本是横着走,但是他的运气太差了,竟然碰到了全市第一的大神。无奈败北。这不得不说表弟的运气实在太差。

02.考公需要很强的自律性

老实说,尽管表弟的成绩不错,但是我认为远远没有发挥他的极限,他还可以做的更好。但是由于是全职备考,时间非常的充足,充足到了可以浪费的地步。让表弟学习起来会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

同时,由于没有很强的自律性,表弟学习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经常会崩溃,间歇性的停止学习,这不得不说对于表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03.考公的专业选择太重要的

表弟和我都是工科专业,属于考公的大难户,因为国考几乎没岗位,省考只有几个三不限可以冲击。一个难度太大了。如果是合肥的三不限,那起步就是400+的报录比,即使我所在的县城,三不限报录比也在200+左右。

报名的人多了,出大神的概率就大了,考上的难度就低了。如果表弟不是机械设计专业,而是比如中文,经济,会计等专业,我相信他最多两年就能考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实力这么强,却始终考不上的状况。让人心疼又可惜。


写在最后的话:考公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旅程,你注定只能一路孤独的前行。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没有休息。直到达到成功的彼岸。所以,你只能咬牙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自己,你能行。功不唐捐。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讲两个人吧。哥哥06年毕业,误打误撞报了中部某省的检察系统招考,看了几天书,模拟题都没做过就考上了,工作了几年后,赔老婆考试报了市政府办公室,一点没准备又考上了。弟弟09年毕业,上的大专,期间自考本科,经过认真准备,先后考上县税务局、地税局,后来又考上省会城市的教育局、农委,最后遴选到省检察院,再竞争过程中干掉一批名校硕士博士。总结就是,公务员比较适合聪明人,不需要多大的学问,靠拼命努力才能学好的不太适合,因为公务员考题不难,考的是智商。

2022-10-16

公务员考试,在今年的全球疫情影响下,比往年报考人数多,竞争异常激烈,能够进入面试的人,可谓幸运之人。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考了多次不能如愿,而有的人一次就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主要还是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的影响。

先看外部条件影响:

1.每年报考的人数总额不同。报考人数少时,上线容易。报考人数多时,竞争力加大,上线较困难。

2.每个岗位报考人数不同。按照常理,偏远地区岗位报考人数少,城区岗位报考人数多;冷门岗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热门岗位报考人数相对较多。在报考时,选择岗位十分重要,必须审慎对待。

3.每个岗位人员质量不同。报考的岗位可以说都是大学生,都符合报考条件,有211、985毕业生、有普通大学毕业生,甚至还有研究生、博士生,还有在社会上历练过的大学生等,在报考选择岗位时,都是未知数,考生是无法自己选择,只能靠平常心对待。

4.每年公考招录的岗位不同。现在公务员报考,在专业上要求比较详细,且招录的岗位年年不同。如果专业对口岗位招录,受专业限制,报考人数就少,考生相对容易;如果没有专业对口的岗位,就只能选择“专业不限”的岗位,但是这个岗位报考人数多,上线相对困难。

内在因素影响:

1.准备是否够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报考公务员,就要事先进行认真的复习准备,才能有胜算。如果裸考,不复习,那难度是自然的。

2.平时是否有基础。平时的学习积累非常重要。有的人喜欢跨越专业学习,综合知识储备多,对社会比较关注等,相对容易。有的人虽然重视专业学习,对其它领域知之甚少,相对困难的多。

3.平时是否重实践。这里说的实践,一是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能力,提高个人的精境界等。二是锻炼自己口才。平时有机会要练习自己的口才,使自己有知识,能提升,有道理,能说出等。

4.报考是否更合理。每个人的选择、目标都不同。在岗位的选择上,能够量体裁衣,客观实际,根本个人要求,分析利弊、优劣,慎重对待,就相对容易。否则,岗位沒有选择好,就困难重重了。

总之,有志于从事社会公共管理的青年学子,必须重视个人内在因素。因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9867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