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问题详情

21岁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滴滴平台应承担什么责任?

21岁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滴滴平台应承担什么责任?
/uploads/question/20220312/khqjpsxdgyn
2024-01-06

滴滴,亏欠社会的不只是一个道歉!

2018年5月5号晚上,祥鹏航空公司空乘明珠,在郑州航空港区通过滴滴叫了一辆网约车赶往市里,惨遭司机杀害。

据遇害空姐父亲李先生说,5月8日早上8点多,警方在一个土坡上找到了尸体,“女儿下半身是光着的。”同时,案发现场还留下一把刀,推测是强奸杀人。“医生称,李某珠的心脏、肺部以及背部均有刀伤,而且这些刀伤刀刀命伤,仅背部就有十多刀。”

面对这一次的事件,滴滴平台第一时间向死者家属表示歉意,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警方进行侦查。

但面对着很久以前就开始不断涌现的丑恶事件,滴滴平台仅凭一句道歉,一句配合警方调查,就够了么?

从被害空姐与朋友最后的聊天内容上看,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滴滴司机可以在行车途中堂而皇之地对被害空姐进行性骚扰,这种行为想必不可能是该司机的第一次行为,如果调查该司机的违法犯罪记录,以及过往的滴滴投诉记录,我猜测应当是劣迹斑斑。

如果该司机曾经被多人投诉,尤其是以性骚扰为由进行投诉,而直至案发之前其依然持有滴滴司机的资质进行运营,那么滴滴平台的监管责任在哪里?

当滴滴平台明知注册的司机有相关劣迹,有可能危害乘客安全时,仍纵容这样的司机继续驾驶运营,那么滴滴平台又该如何评价?

而更恐怖的地方在于,当我们每天需要接触的出行平台,开始无法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甚至对于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行为持纵容态度时,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每一个使用过滴滴平台,并且进行过相关投诉的用户,都曾经被滴滴客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消极态度所折磨过,很多人向滴滴客服提出的诉求,最终都在长久的等待中渐渐消亡——由此,滴滴客服又处理了一单投诉。

我以前在文章中评论过,滴滴的乘客在投诉的时候,很多时候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客服平台“出口气”,抒发自己的不满,如果说滴滴客服每次都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响应,绝大多数的投诉都能够妥善解决。

而滴滴平台显然连这种简单的工作都懒得做,直接使用了更为简单粗暴的拖字诀——硬生生的将乘客与司机的矛盾,转为了用户与整个平台的矛盾。

这是针对乘客的投诉方面,而如果乘客所投诉的内容是关于性骚扰,或者是滴滴司机对自己进行言语威胁甚至暴力威胁时,如果滴滴平台依然采用这种处理方式,那么这种行为不是纵容又是什么?

违法犯罪,是个别现象,但当无数个“个别”充斥在一起时,就断然不再是“个别”现象。

在之前滴滴司机暴打滴滴投资人时,曾经有大量水军称“一个巴掌拍不响”,或称“被打的乘客肯定有过错”,又或者“滴滴司机打人只是个别现象”……如此种种。

尤其是最后一句,滴滴司机的恶性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全体,这样的表述似乎是一个永远无法反证的全真命题,因为无论是统计学,还是司法实践的大数据都表明一点——任何的违法犯罪,都是小部分人的个别行为,放在庞大的分母上,只是不起眼的小数据。

所以,即便是这一次的空姐被害案,也不排除有人依旧会以“这只是小概率事件,只是极个别事件”而予以定性。

  • 但从规律上来看,如果大量的“小概率事件”或“极个别事件”不断集中于同一个主体之上的时候,这样的“小概率”和“极个别”,还能否代表着“个别”?

  • 从时间上来看,如果自很长时间之前,就不断涌现针对“小概率事件”和“极个别事件”的投诉,并且这些投诉很多都针对于“性骚扰”和“殴打暴力”这些关键词挂钩时,滴滴平台始终没有给予有效的解决,而导致恶性事件继续不断频发,那么这些“小概率”和“极个别”的背后,又是否代表着滴滴平台在安全监管和司机资质审核方面,存在的巨大过失,或者甚至说是纵容?

如果说滴滴平台在收到很多乘客集中针对于某些滴滴司机进行的性骚扰或暴力威胁投诉时,滴滴平台还依旧本着息事宁人的办事态度,同时继续纵容这些司机持有自己的资质上路运营,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做法,放在乘客的感受上,就是令自己变成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在这次空姐遇害案中,虽然滴滴平台第一时间向家属表示了歉意,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抓捕犯罪嫌疑人,但是——

面对着自己在管理中的种种消极甚至纵容的态度和行为,仅凭着一句道歉,一句积极配合,就能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吗?

我们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也无法唤起一个选择性忘记的人的记忆,如果滴滴平台始终以这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每一次的投诉,滴滴平台的高层始终抱着“个别事件”的心态在处理案件,当事发后,每一次滴滴平台都将精力放在危机公关上而拒绝整顿自己的安全和监管责任,那么遭遇滴滴黑手的人,只能会是越来越多。

所以,我们作为普通乘客,在这样的案件发生以后,所希望听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句道歉和一句积极配合调查,如何弥补受害家属,如何解决监管的漏洞,如何保障每一个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些才是每一个用户所切身关心的问题。

2024-01-06

5月5日晚,祥鹏航空一名21岁空姐李某从郑州航空港区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

据了解,李某是家中独女,山东济南人,刚参加工作一年。其父亲李先生表示,5月6日上午,他给女儿打电话,但一直没有人接听。到中午时,电话就已关机。次日,李先生报了警,而当再收到关于女儿的消息时,就是女儿已经遇害。办案民警告诉李先生,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带着刀。目前,凶手仍在潜逃,警方正在抓捕。

今天中午,滴滴平台针对此事发表声明称,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已成立专项工作组配合警方侦查:

对于郑州顺风车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感到万分悲痛和愧疚,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滴滴沉痛的自责。滴滴真诚地和李女士的家人道歉,作为平台辜负了用户的信任,在这件事情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滴滴已经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密切配合警方开展案件侦查工作,目前案件正在侦破过程中。滴滴将尽最大努力协助警方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还李女士和家人一个公道。

滴滴再次向乘客家人以及公众道歉,表示会全力做好后续工作,同时全面彻查各项业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下午13时许,遇害者李某所在的祥鹏航空也发表声明,对遇害员工表示哀悼,并呼吁民众向警方提供线索:

经郑州警方通报确认,祥鹏航空员工李某于2018年5月5日晚从驻勤酒店搭乘网约车前往市区途中不幸遇害。我们对年轻生命的陨落及失去一位亲爱的员工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对遇害员工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每一位员工都是我们的家人,我们会坚决保护家人的人身安全、维护家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样一个悲痛万分的时刻,我们始终坚定地陪伴着家属,不遗余力地为家属提供法务咨询、心理援助等帮助和支持。

在此,我们感谢并呼吁广大民众向郑州警方提供线索,期望案件早日侦破、将凶手绳之以法。愿逝者安息!

在大家对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痛心之余,网约车的安全问题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事实上,自网约车兴起开始,乘客遭到猥亵、杀害等事件陆续都有发生,而滴滴也不是第一次卷入这类刑事案件。平台对司机身份的审核筛查是否到位,成了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的关键。

拿滴滴为例,要注册成为滴滴车主,首先需要让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通过审核,审核通过后,在接首单前,还需要通过人像认证。

在滴滴车主注册页面中,滴滴对车主招募条件做了明确规定,其中要求无暴力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事故。但是,平台究竟能将身份验证和背景筛查做到何种程度,人像识别是否可以准确无误,我们尚不知晓。

财经网今天上午就滴滴对司机身份的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事宜向滴滴方面提出信息公开需求,滴滴方面并未给予正面回复,只是表示稍后会有更详细信息披露。

早在去年,有多位网友反映自己所遇到的滴滴车主和车型与手机上的显示不同,网上也有不少关于司机身份证号被占用、车牌被注册的报道。据《法治周末》报道,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滴滴“代注册”的黑灰产业链。一些人会利用审核机制漏洞,代办网约车司机资格。去年3月,金山毒霸反诈骗团队对“滴滴代注册”进行分析,代注注册成为滴滴司机需要车辆信息和驾驶人员信息,只要这两个信息是真实的即可成功注册,行驶证和驾驶证上的姓名,并不要求一致。

对于冒用他人证件者,滴滴平台有明文表示一经发现会对账号进行罚款500、终身封禁的处罚。但目前来看,平台似乎还未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

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其中第十六条表示,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当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在这次事件中,滴滴平台及时回应,没有逃避所应担起的责任是好事。不过,在加强平台管理、完善审核机制上,滴滴和整个网约车行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个人觉得,滴滴的主要责任在于监管不力,当然,在这件事上肯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滴滴,作为一个网约车平台,其实他的职能和一般的出租车公司比较类似。

一般的出租车公司的车辆都是出租车公司的,司机都是出租车公司的员工,公司对自己的员工的监管是比较严格的。

作为出租车司机来说,这种恶性事件一般会较少:

第一、公司有很多条款,平时都会进行宣讲,大部分司机的服务意识还是有的;

第二、公司对于司机的一些真实资料都了解,违法的话,基本跑不掉,而且出租车上还有监控等设备,违法成本非常高,出租车司机很少会这样不理智。

但是滴滴对于网约车的审核其实比较粗暴,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审核,只要提交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等资料,你就可以是一个网约车司机了。

滴滴在什么地方卡得比较严呢?

当网约车司机被投诉,要扣钱,要拿钱的时候,滴滴就审查得很严格了。

以至于,真的想好好开网约车的司机往往付出和收入不匹配,但是那些想在里面转空子的,倒是没有被很好的约束到。

我在坐滴滴的时候,和很多的滴滴车司机都聊过,大部分都会说滴滴平台抽成高,然后派单有时候派得不合理,导致接客人的时间花费很多,最后被客人投诉,然后被平台扣分,申诉还没用。

但是,我也遇到过很多不好的叫车体验,叫了车,车没到,电话先来,如果加价就来拉,不然就不来。

说实话,叫出租车和滴滴价格相差并不大,如果滴滴要加价,我完全可以坐出租车,但是,这种个别的不好的体验,确影响的是我对滴滴平台的评价,也是影响了这么多服务好的网约车司机的形象。

当然,听朋友说,他还遇到过打车去比较远的地方,跑到一半,司机说要加钱,不然就不走了,让他下车,那个地方十分偏僻,根本不可能下车,所以无奈加钱。

其他的例如叫了辆朗逸,来了个夏利这种就更加频繁了。

这些都是因为滴滴平台并没有有效的对这些车辆和司机进行审查和监管,才会出现这么多出行的风险。

我相信,这个需要社会整体的努力来进行,让滴滴在赚钱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2024-01-06

这是件令人痛心的恶性事件,一名青春韶华的空姐在滴滴打车中遭遇邪恶司机遇害,不用说,冤有头,债有主,凶手嫌疑人被缉拿归案并接受审判,依法该怎么惩处就怎么惩处。作为提供约车服务的平台滴滴,为凶手与受害人“牵线搭桥”,作为提供居间服务的平台滴滴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滴滴在事发后,也发表声明,坦承责任,“作为平台我们辜负了用户的信任,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问题是,抽象的声明承担责任,与具体到底承担怎样的责任,二者有着昭然的差别。滴滴可能承担到责任,概括起来有如下几项:

一、提供居间服务必须承担的审核责任。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性的网络约车平台,有责任对推荐和安排的司机的素质、风险和合法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如果平台对推荐或安排的司机存在的明显问题或风险未尽审核的责任,那么滴滴就必须对未尽应尽之审核责任承担重要责任,如果是在法治健全的国家,类似的问题滴滴就必须承担巨额的赔偿和罚款。

为什么?因为未尽应尽之审核责任,事实上是将所有乘客置于高威胁性风险之中,没出事不过侥幸而已,出事可以被视为制度性必然。可惜中国法律对平台的相关责任约束和罚则远远不足,很难追究滴滴的此项责任。二、风险提示和防范责任。作为一家提供居间服务的垄断性的商业平台,无论怎样严格的审核也无法彻底消弭所有风险,那么滴滴还应该承担风险提示和防范的责任。具体而言,在推广和提供服务到过程中必须对乘客用户明确且显著地提示风险,并落实安排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风险或减少可能的损失程度。

一般来说,滴滴只要履行风险告知和提示,并落实必要之风险规避或防范措施,那么这项责任原则上就转移到乘客身上。否则,任何未尽之责任都应该由滴滴来承担。

三、对发生小概率高风险事项的经济补偿和保险责任。像题目中所述及的滴滴司机杀害乘客的恶性事件,本质上是无论滴滴怎样努力控制和规避也无法彻底消弭和阻止的小概率意外事项。因为类似防无所防的小概率风险事项,即使技术上滴滴完全尽职履责,也应该承担部分经济补偿责任。

怎么办?滴滴什么都做了还要承担风险那不是很倒霉么?不对,乘客选择滴滴是因为信任滴滴的广告和声誉,滴滴就有责任保障乘客用户的安全。出了小概率意外事件,滴滴逃不掉应当承担部分乃至大部分的经济补偿责任,如果这项责任后果太大,那么滴滴就有责任为减少此项风险的损失后果通过设计安排和购买保险来转移。

2024-01-06

空姐打车遇害这件事可以说是闹得沸沸扬扬,在各大空间朋友圈持续发酵,而许多看客在惋惜空姐年轻生命,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滴滴打车平台,认为滴滴监管不力,应当负责。那么滴滴应该负起主要责任吗?

滴滴

首先我们要了解滴滴平台的性质,它相当于一个中介方的角色,一方面促成车主与乘客达成乘车协议,另一方面向乘客支取一定的报酬。而根据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中介方应当在其能力方位内,尽到勤勉,谨慎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但并无保证他人信用的义务。

一句话,只要滴滴没有向乘客隐瞒所获得信息,那么让平台来承担整个责任是不合理的。而在本次事件中,我们能够清楚明确的知道司机的真实身份姓名,这就说明滴滴在信息核实方面并无不当。另外,从整个案情来看,司机在已经透露身份的时候还要行凶,可见是临时见色起意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约车平台确实无法通过对于司机身份的认证来彻底杜绝这样的情况出现,司机资格审查也只能尽可能降低司机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可能而已。如何进一步完善滴滴顺风车主的认证体系,的确是滴滴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作为女生,我们又应当怎样来保证自身的安全呢?

1. 核实牌照

女生约到车后一定要注意车辆牌照是否与平台上的信息吻合,套牌车一定不坐。

2. 保持联络

车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让司机知道乘客与外界有联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电话中透露车牌号,拍下司机的照片,微信聊天共享地址,这些举措都可以给心怀不轨的司机打预防针。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女孩子晚上最好不要打网约车,因为现在平台的监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给力,所谓的自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人有可乘之机。

21岁空姐下班乘坐滴滴被害

近日21岁空姐深夜乘坐网约车遇害一事引发媒体热议。滴滴出行发布声明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向其家人道歉。那么滴滴平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滴滴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从法律上来说,滴滴平台是一种中介服务平台,促成滴滴签约的车主和乘客方达成通行协议,乘客支取合理费用,车主获得相应费用,滴滴也从中收取报酬。在法律上,中介方应当在其能力范围内,应提供真实信息。

滴滴对车主身份、车辆和驾驶资质进行审核,通过车主提供的材料确认其是否符合车主认证条件。乘客选择滴滴出行,滴滴收取这一部门中间费用,那么乘客实际上是与滴滴签订了旅客运输合同。运输方滴滴要负责把乘客安全运输到约定好的地点,如果滴滴司机没有将乘客运送到指定地点,故滴滴平台构成违约。如果因为承运方(司机)的原因,致使乘客的财产遭受损失、人身安全受到损害,那么作为承运方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302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该法律条文说明承运方来是无过错责任。在该案当中,空姐与滴滴平台已经建立客运合同法律关系,滴滴平台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平台的责任不能免除。个人认为,滴滴应当承担一部分补偿责任,并在今后加强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审核,切实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2024-01-06

滴滴平台当然要承担责任!

现在滴滴平台上不符合当地网约车法规的人和车很多,马甲车也非常多的,来的车和预约的车根本对不起来。在上海滴滴未取得网约车运营许可最大的因素就是人车不符监管要求。前段时间,有乘客约了滴滴,结果出了车祸,最后查出滴滴司机还是个实习期的司机,按道理根本不能注册滴滴。但是就这样的实习司机,滴滴竟然过审核了。

说白了,就是滴滴的审核机制有问题,平台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很多司机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注册成为滴滴司机,导致现在滴滴平台上的司机良莠不齐,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有。由于滴滴未尽到自己的审核责任,让不良司机进入到司机队伍中来,也就对乘客造成了潜在的危害。

监管层管理网约车平台,平台再负起责任来约束好司机,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本是一条很顺畅的环节,但是由于滴滴的不负责,这承上启下的作为给丢失了,不仅监管层无法有效监管,也无法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在,乘客和司机对滴滴都怨声载道,有很大的不满不是没有道路的。

目前,滴滴已对上海监管部门表示,将调整审核机制,新注册的车辆和人员一律采用线下审核方式。这样至少可以杜绝部分人和车不符的现象,部分车辆和司机就无法蒙混过关,等于在源头把控了司机的整体素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潜在危害的发生。当然肯定也会增加滴滴的成本,但日常出行安全和我们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吧,欢迎关注【NB下载】,谢谢!

2024-01-06

事件背景:5月10日,“一名空姐深夜滴滴打车遇害”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最新消息显示,遇害空姐身中多刀,且警方已锁定嫌疑人。

滴滴平台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空姐打车遇害”的消息传出后,滴滴立即发声明,表示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且已经成立专项工作组配合警方调查。

这起事件中,滴滴作为平台,是否对嫌疑人司机进行规范审核是界定滴滴承担责任的一个关键。

律师尹富强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表示,凭当前信息还无法判断滴滴平台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果该司机是正常地提供相应资质的审核,而滴滴已经尽到了审核义务的话,从被害人和被害人家属角度很难去追究滴滴的责任。当前法律不可能让滴滴平台负刑事责任。

根据滴滴APP中的招募信息显示,滴滴注册司机实行实名制,需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司机要求中,还有明确提示需无暴力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违反交通法规事故的前科。

因此,“空姐遇害”事件中,滴滴是否做到了对司机审核的把关非常重要。

另一个问题是,这起事件中,司机在接单期间随身携带凶器,对于乘客而言具有很大危险,滴滴作为平台方,对于乘客本身应负有安全保护的责任,携带凶器的司机为乘客服务,很难说明滴滴在对司机的管理方面没有疏漏。

目前,滴滴平台已将嫌疑司机的信息公布,并悬赏100万元寻找该司机。

2024-01-06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37a00016cf1f7a969b6', 'vname': '', 'vid': 'v02016f50000bbq3c1j3ft9inuh5cs0g',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82270002bb790f5013d0',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1.toutiaoimg.com/origin/837a00016cf1f7a969b6',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22.28,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574422}, 'ultra': {'duration': 122.28,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7181352}, 'normal': {'duration': 122.28,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414827}}, 'md5': 'fd781d1dbe1412a8520be56af1136675', 'duration': 122.28, 'file_sign': 'fd781d1dbe1412a8520be56af1136675', 'thumb_uri': '837a00016cf1f7a969b6', 'vu': 'v02016f50000bbq3c1j3ft9inuh5cs0g'} --}

请滴滴平台清退无证网约车,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2024-01-06

滴滴在这次事件中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相信会有很多更专业的法律系题主出来发声。作为一名滴滴的重度用户,这起事件让我感到阵阵寒意。不管滴滴最终会以何种方式平息这个事件,至少我会嘱咐身边的女性朋友,在一些敏感时间段不要选择滴滴快车、顺风车等业务。毕竟这种出行方式所营造出的近距离接触场景,会出现很多难以预估的事情。无论互联网平台怎样标榜自己的风控体系,我也不愿意让自己身边的人遭遇这样的灾难,哪怕只有很小的概率。


根据新闻显示该凶手案发时是自带凶器的,那么这个顺风车司机究竟有怎样的背景,动机,他是否有前科,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个滴滴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其实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曾经遇到过一些让人感觉不太舒服的司机,他们有的看着来者不善,有的情绪起伏似乎很大,也有些言语轻浮。但是,很多时候大家也能相安无事的抵达终点,久而久之也就把这些碎片记忆丢在脑后了。


结合这起事件来看情况似乎有了些变化:在这些个体背后,有没有这么一类人,正在通过O2O平台时刻对我们产生着不必要的威胁?作为乘客和消费者,我们有时候无法通过标签或其他维度,去筛选我们的专车司机。但是现在来看,好像需要有类似的框架来帮我们去视情况作出甄别,比如通过一些短视频影像让乘客提前了解到更全面的司机信息等等。我相信,在这一问题上滴滴方面也会感到非常焦虑。如果说他们的风控体系不能够把这类有着安全隐患的个体排除在外, 那么谁敢拿自己的安全问题参与这场出行赌博?


客观的说,即使乘坐传统出租车也完全有可能遭遇到类似的事情。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滴滴除了要付出法律责任外,还要扛起自己作为互联网平台的责任,这就好比电商平台与打击假货方面之间的必然联系。只不过,滴滴现在面对的问题要严峻得多,它不是一连串冰冷的数字与概率,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最后,发自心底的为受害者默哀,希望警方可以尽快破案还原事件真相。也希望大家可以尽可能理性的回答这个问题。无端的谩骂和冷眼旁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记住,你也有可能是那辆出租车上的乘客。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ngfa.cn/question/16188

相关问题